宿舍外淅淅瀝瀝下起小雨的時候,李江河伸了個懶腰。
拿著傘去上課,李江河在路上接到了陸葉明的電話。
“喂,老板?”,陸葉明的聲音響起。
“老陸,怎么樣了?”,李江河看看四周,上課的點,人山人海。
他往回走,站在操場旁邊,繼續問道:“今天下雨,沒淋著吧?”
“我之前買車了,開車去的”,陸葉明繼續說:“今天我不止去了一家動畫公司,說真的,文化產業園里邊那個算最好的了。”
“怎么想起來多去幾家了?老陸,咱們可沒有額外工資”,李江河開了個玩笑。
“沒接觸過這個行業,還是先了解了解吧,畢竟就算以后請專業評估來做預算,自己也要有個大概把握”,陸葉明笑道:“知道沒有額外工資,黑心資本家,你大學的思政課我看是白上了。”
“你又不算勞動人民”,李江河也笑說。
“老板,你一天到晚沒課嗎?”,陸葉明忍不住吐槽道:“我怎么感覺你這么閑?”
“呸,我還閑?”,李江河大呼冤枉,“正好一會上課,現在是大課間。”
“行吧,不過動畫公司的估值不好算”,陸葉明說道,“要說純粹一個公司并不貴,就是人力成本,加上幾臺電腦和一些軟件,但是要做動畫,后期投入會很高。”
“喔?”,李江河不太清楚。
“做動畫資金回籠很難”,陸葉明解釋道:“做出來沒有足夠的人看,就永遠回不了本,而且一個動畫假如做一年,那這一年就是純投入,基本沒什么賺錢的地方。”
“這樣嗎.......”,李江河撓撓腦袋,這種經營方式,他需要好好思考一下了。
“我先去上課了,老陸你先忙吧”,李江河看看時間,決定還是先去上課吧。
應大也有搞過動畫的老師,李江河一問才知道這行業有多艱難。
華國動畫在國際上有聲譽的時代還要上溯到六十年代,那時候在萬籟鳴老師的帶領下,也曾取得過輝煌,比如1961年制作完成的《大鬧天宮》,曾贏得美聯社這樣的贊譽:“比迪士尼的作品更精彩,米國絕拍不可能拍出這樣的動畫片。”
這之后又出了《哪吒鬧海》和《天書奇譚》,80,90后應該小時候看過,00后估計是沒印象了。
再然后是爛尾的《黑貓警長》,雖然內容有趣,但是因為經費問題,只拍了五集。
很多還不錯的動畫則都因為各種舉報而涼涼,比如《藍貓淘氣三千問》。
所以基本上動畫都往低齡“健康”的方向做了,只能讓人評價一個“慘不忍睹”。
沒有什么精神內核,甚至連制作都不精美,而好不容易花大價錢做的動畫,也很難賺到錢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