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魏振川已經去接觸產業園內的動畫公司了。
得益于動畫公司的老板的固執,甚至還有一點理想主義者的“天真”,魏振川還是擁有了收購這家公司的機會。
要不然等到魏振川來到產業園的時候,他就會發現,動畫公司已經變成了李江河的形狀。
只是魏振川和那家動畫公司的第一次接觸也很失敗。
因為短短半個月內,就有兩人找上門來要收購公司,動畫公司的老板反倒堅定了自己做下去的決心。
........
李江河看看坐在對面的男子。
他扎著個丸子頭,穿搭松散,整個人的形態也很松弛,看起來就像個搞藝術的。
李江河最終還是決定收購第二家有人才但暫時無作品的公司。
第一家公司因為已經有了相對成熟的作品,也不愿意讓外行來指手畫腳,而且他們的報價,讓李江河覺得價超所值了。
第二家動畫公司的老板叫耿海銀,他是兩國混血,真論起來,在東瀛的時間要比在華國長,但他的口音是純正的——天津味兒。
“這零嘴兒不錯哎”,耿海銀嘗了嘗赤豆酒釀小圓子。
李江河跟耿海銀約在自己的陸鵬年隔”壁那家咖啡館見面,反正陸葉明的日式甜品也很正宗。
但是耿海銀點了道應天本地的赤豆酒釀小圓子,日式甜品他留學的時候吃的不少了,現在反倒對地方小吃比較感興趣。
“這也是我的產業,你要是喜歡以后可以常吃”,李江河笑道:“我們的條件,你接受嗎?”
還是直接買下或者實現控股。
“明兒個你去看看”,耿海銀覺得可以接受,“可以的話就簽合同”。
他雖然喜歡動畫,但是入行的時候還不知道華國現在動畫產業不行,就拿著東瀛那套方式做的評估,現在他已經明白了難處,覺得自己沒必要吊死在這一棵樹上。
他也愛看漫畫,還是個手辦收藏家,但他開公司的目的是在賺錢的同時發展自己的愛好,而不像文化園里那家的老板,徹底把所謂的動畫理想和公司發展混為一談。
李江河第二天和陸葉明一起去看了看耿海銀的公司。
其實也可以叫工作室,只是注冊成了公司。
氛圍還不錯,耿海銀就是不喜歡東瀛有些嚴苛的職場關系,這才萌生了回華國創業的想法,所以他崇尚輕松自由的工作氛圍。
動畫制作跟藝術搭邊,相對輕松的環境也有利于創造力的迸發。
最后的花銷只有二十萬。
這其實是有些溢價的,他們的廠房小,而且地價又低。
李江河拿出百分之二的干股分給留下的骨干,作為安撫和激勵,耿海銀還沒找好下一個創業目標,也留下了下來。
簽完合同,陸葉明和李江河陪著耿海銀和他的骨干們一起吃了頓飯。
地點選在江山人家。
吃飯的氛圍不錯,酒足飯飽之后,李江河陸葉明一起出了飯店。
“老陸,回去記得給甜點師吳立玲漲兩百工資”,李江河突然想起來這事。
“行”,陸葉明面色微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