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摩托公司,其他的手機廠商也感受到了濃重的危機感。
李軍和他的公司在所有涉足行業內,都可以用“聲名狼藉”來形容。
就是你恨得牙癢癢,但是沒辦法。
人家總能找到奇奇怪怪的切合消費者消費心理的賣點,永遠快你一步。
而且一步更比一步快。
等你反應過來,你的市場份額已經被李軍的“流氓”公司搶走一部分了。
他們稱其為“毒瘤”。
所以這一次李軍進軍手機界,算是引起了大地震。
這里還有一個關鍵:這些外國廠商在國內撈金撈慣了,不愿意看到一個強勢的華國手機品牌崛起。
2001,2002這兩年正是國產手機開始崛起的時候。
只是這些牌子不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那些智能手機的牌子。
等到智能手機時代正式開啟的時候,這些老牌子基本都掉隊了。
本來國外廠商的市場份額就在不斷減少,但是對于他們來說,暫時國內還沒有像以后,某為,某米那樣有超強影響力的牌子,所以他們仍能保持一種“高傲”的姿態。
其實截止到2020,他們還是那么“高傲”。
充電器和環保之間的鏈接,真是能讓消費者看傻了。
但是李軍可能會做出一個這樣具有超強影響力的牌子來,這就容不得他們不緊張了。
所以這幫手機廠商基本上聯合起來,召開了不少發布會。
怒斥李軍的公司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尤其是摩托公司叫的最歡,雖然他們明知對李軍竊取商業機密的指控是不可能成立的,但是仍然借此破了一波臟水,并真的提起了訴訟。
這種大公司之間的訴訟,可以說,一年兩年也打不完,就是打完了,李軍贏了,那也晚了,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盤。
比較出名的就是那兩家涼茶的訴訟,真是打了一年又一年,最后也是一筆糊涂賬。
一個冷知識:這家涼茶的商標曾經在一段時間內是國內最值錢的商標,價值千億。
其他廠商也明里暗里諷刺李軍是真的竊取過機密。
這件事在科技界一時間鬧得滿城風雨,一直到國內新聞鋪天蓋地。
各種說法都有。
有認為李軍肯定是抄了的,畢竟人家都敢提出訴訟。
也有人說李軍的公司一直以創新聞名,摩托公司這是倒打一耙。
一部分公知跳的很厲害。
某公知的一篇文章以《大國的產業不能光靠抄襲為生》作為標題,發了出來。
他們的手段在今天看來也很老套了,以偏概全,以弱勢比優勢,看起來倒是一篇氣勢磅礴的“雄文”。
就像當年陳琳檄文罵曹操一樣,只不過這位公知沒有那樣的雄辯大才。
李軍暫時沉默,以不變應萬變。
反正黑紅也是紅,只要紅了,東西就好賣。
而這邊李江河也召開發布會。
宣布墨客一代閱讀器將采取扭蛋的形式,抽取免費的體驗者。
首批一共發放一百臺免費的墨客一代閱讀器,這些閱讀器分別標碼:1-100.
并將獎條放進扭蛋,將扭蛋與動漫扭蛋混在一起,隨機出現在各個城市的扭蛋機中。
現在李江河的扭蛋機,可以說遍布大江南北,大城市必有,小城市一般有,鄉鎮偶爾有。
這甚至導致公司內部有人提出,能不能降降成本,多賺一些。
畢竟扭蛋銷量太恐怖了,薄利多銷都賺的盆滿缽滿,如果能夠削減成本,那豈不是.......
但是這個想法被李江河強壓下來了。
所有能夠被簡單復刻的商業模式都要萬分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