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老板”,祁漢源說道:“那要不咱們再設計點小游戲?我記著我們當時擊鼓傳花和逢七過來著。”
“要不農家樂?”,陸葉明思索道:“這個比較有新意吧?”
“呃,你確定嗎?”,祁漢源繼續瞪了陸葉明一眼,“也就您這樣的華僑沒去過農村,我們就算父母在城市,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那一輩也基本都在農村,農家樂還不如回自己村呢。”
“是,這我確實沒想到,那你的意見呢?”,陸葉明說道。
他罕見的沒有回懟。
“我.......”,祁漢源憋了一會,也搖搖頭。
公司聚餐自有它的意義存在。
放松身心,宣揚企業文化,平時有隔閡的同事也能借著機會“破冰”。
但是過猶不及,因為企業節假日團建主要還是聯絡感情,但是很多企業搞了個本末倒置,強制你參加,甚至強制你進行一些不喜歡的活動。
所以一般年底大聚餐之后,有些企業還要再鏈接一個離職小高峰。
“砰砰”,門外有人敲門。
“請進”,李江河說道。
宇文博士的大臉映入眼簾。
“哎,正好,宇文,如果公司團建,你有什么想法嗎?”,李江河問道。
“團建?嗷嗷”,宇文博士仔細想了想:“來一場homeparty怎么樣?”
“哈?”,李江河沒聽明白。
家庭聚會?
“奧,對啊,homeparty可以啊”,陸葉明反應過來。
“所以是我英語水平低嗎?家庭聚會?公司團建為什么是家庭聚會”,李江河撓撓頭。
“就是這么種叫法,米國的派對文化很盛行,節假日愛玩些的朋友們會聚在一起舉辦一個party”,陸葉明說道:“我們可以租一個大一點的房子,來一次大派對,自己做飯,然后玩游戲,有電視什么的最好,還有桌游之類的。”
“喔,聽起來還不錯”,李江河表示自己學到了。
homeparty就是轟趴
轟趴在20年,不是什么稀奇東西,公司聚餐,學生聚餐,朋友聚餐選在轟趴館的越來越多了,實際上這個概念出現的真挺早,零幾年就有了,畢竟是一個舶來品,他的流傳趨勢大概是:米國——彎彎——北上廣——其他大城市——二三線城市。
當然這時候還沒流行到應天。
說到底就是最早那批留學生帶回來的,我國盛行的是家庭文化,但是派對文化,確實是一個缺失。
這就導致比如桌游這種可以說是派對文化的產物,在我國的受眾一直起不來。
像是直譯為謀殺之謎的劇本殺,這兩年火起來了,但是第一份謀殺之謎游戲在1935年就發行了。
這種派對也不是就吃個飯蹦個迪,實際上種類很多。
比如這一幫朋友都喜歡音樂,那就來一波小型音樂會,那一幫人喜歡表演,就一堆人玩個情景劇或者小話劇什么的。
李江河不知道也是正常。
“行,這個主意好”,李江河點點頭,“那就來一場大派對,地址在哪?”
“地址?我知道一個地方,前兩天路過進去看了,還不錯”,宇文博士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