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這說明你們政府很重視文化啊”,新海誠這時看見一個老專家在拿著毛筆展示傳統的山水畫,就好奇地湊了過去。
“有這么重視文化嗎?”,翻譯也摸不著頭腦。
“我知道,這是水墨畫”,新津誠贊嘆道:“即便不是第一次看,依然讓人覺得非常美麗。”
東瀛當然也是有水墨畫的,不過就跟其他許多東西一樣,雖然源自我國,但是“味道”其實已經不一樣了。
至于名聲大噪的浮世繪,那就是“后生”了,它誕生的江戶時代才相當于我國的明末到清中期左右。
“這是什么人?”,老專家畫完收筆,注意到這個幾里哇啦的人。
“哦,劉老,這是東瀛漫畫家,說是來學習的”,旁邊的畫師解釋道。
“這傳統手藝確實值得學習”,老專家點點頭。
“不是,人家是來學習做動畫的”,畫師說道。
“沒勁”,老專家把筆放在案上,背著手回特意開辟出來的休息室喝茶去了。
“怎么樣?”,李江河和田小鵬并肩走過來,問新津誠道:“新津君,覺得怎么樣?”
“非常專業,不過,這是你們的新動畫嗎?”,新津誠指著就掛在墻上的大圣德概念圖問道。
“這個啊,這是動畫電影”,田小鵬頗為自豪。
動畫電影確實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電影?”,新津誠兩眼也放出光來。
作為一個還停留在短片時代的動畫制作者,制作動畫電影就是一個暫時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標了。
主要是沒有名氣,就沒人投資。
按照原本的時間線,他要發表出《星之聲》后,積攢的名氣才能擁有制作電影的邀約。
“對了,新津君,你還有什么完整的作品嗎?”,田小鵬問道:“我很喜歡你的畫風,想要繼續學習一下。”
“喔喔,有的”,新津誠說道:“只是不算長,新作還沒有正式發行”
他一邊說,一邊從包里翻出兩個優盤遞給田小鵬,上面用日語標記了名字。
“這里面就是我的作品,希望您能給提一提意見”,新津誠說的真誠。
........
應天的郊區。
“王叔,這才初八,沒必要來這么早吧?”,圓太的太子爺劉徽音懶散地問向一旁地中年男人。
男人中等身高,偏瘦,留著小胡子,鼻子比較塌,但眼睛倒是不小。
稍微有一點喜感。
他穿著精裁的黑色窄領西服,皮鞋锃亮,頭發精心打理過,即便應天風大,也沒有將打了大量摩絲的頭發吹的凌亂,一看就是一個注意儀表的嚴謹男人。
和一旁頭發被風吹成雞窩狀的劉徽音興成了鮮明對比。
“不早了,你看,大陸的工人們早就已經開始上班了”,王叔指指旁邊一個新工廠里進進出出的工人。
“我的意思是,用這么重視嗎?”,劉徽音嘟囔道:“這種廠子又不成氣候。”
“墨客的老板比你還小幾歲,家業卻不算小了,你要學著些”,王叔一本正經。
“誒,知道了,知道了”,劉徽音雙手插兜,“您還是先進工廠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