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實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
眨眼間已是十月末,比起月初,月末的時候,鄉親們更多的事談論起蘇欣投資的十個項目,就是周爺爺這會兒也收了不少廢品。
在蘇欣的幫助下,和周爺爺先人一步先和大堂哥敲定生意。
這工地有不少廢棄鐵釘、鐵皮、水泥袋等等,都由周爺爺收購,周爺爺孤身一人,忙也忙不過來,聽說還請了一個跛腳的青年,一老一少勤快點一天也能掙上不少。
周爺爺隔三差五還騎著三輪車,去鎮上收舊報紙、還有用小小一塊麥芽糖換用完的鐵牙膏瓶。
這小孩兒饞糖,幾乎是一聽見“叮當叮叮當”的聲音就跑出來。
就是阿生哥家的仔豬也買了回來,在自家的荒地上搭了一個豬棚,拉來不少豬飼料,全家老少都在幫忙喂豬,聽說還請教了莫醫生,仔豬都打了防止豬瘟的疫苗。
其余的鄉親也開始了項目,就連鞋廠也開始從小作坊做起。
蘇欣還特地去看了一下,因為很怕生產皮鞋、膠鞋之類所需要用到的物品,產生化學污染,對整個村子造成影響就得不償失。
蘇欣一直很注意對環境的影響,之前有想過印染一體。
可想著染布和制作印花布對環境、河流都會造成影響,所以就放棄了這個想法,直接從外頭批發布匹。
鞋廠的規模不大,在鎮上臨時租用的一間大房子。
因為有她的投資,所以能置辦了幾臺機器,在她的建議下,小伙子對于工業垃圾也處理的很周到。
因為運動鞋、布鞋近幾年需求量很大,所以只要生產就是運動鞋、布鞋。
一來成本和工藝比較簡單,二來也容易上手。
蘇欣還問了小伙子有沒有找到合作商,售賣渠道,對方也不是一時興起之前做了市場調查,知道哪里最需要鞋子,打算去談幾個商戶。
蘇欣為了支持,特地定制了一批工鞋,權當是給員工們的福利。
等她從鎮上的回來,又去了一家包子糕點鋪。
這是她投資的項目,店鋪已差不多建成,裝潢簡單但是掛滿了秋收后的成果,很是具備當地的風土人情。
因為店鋪還沒建成,但這幾天已開始擺了小攤。
據這位大姐說是想宣傳宣傳,還有練練手。
蘇欣不禁坐在長板凳上,要了一碗混沌面,還有豆漿油條。
跟莫北他們三人開的具有現代氣息的早茶店不同,這里沒有那般文藝、精致和優雅,但更有煙火氣息,一碗熱騰騰的混沌面,還有豆漿油條,可是爽快!
最重要還有家鄉的味道!
蘇欣還從未嘗過云大姐的手藝,只知道當天云大姐求投資的時候,一雙眸子帶著熱切的希望,還有對食物的熱情。
特別是云大姐說起制作傳統美食,還有自家那鍋老湯就滔滔不絕,說的蘇欣當時就餓了。
加上對方需要投資不多,也就幾千塊。
蓋個小鋪子,一些餐具、小桌子、流動資金,蘇欣索性答應了。
今日一試——真香!
這手藝是真好!
怪不得有勇氣站出來,尋求投資。
要知道八十年代還不興做生意,特別是大部分鄉親沒有念書,加上沒有太多的見識,哪怕想做生意也是瞻前顧后,加上也怕虧本。
因為窮所以更輸不起,大家都沒那個勇氣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