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欣在一旁聽著,心里暗自點頭。
現在的確吸引不少外來人流,**十年代比不上后世擁有電子商務的年代,沒有網購甚至電話購物、郵購都還沒有在華國興起。
所以村子里的農產品想要找出去,無疑需要宣傳。
現在村子里能走出去的也就是她的衣服、衛生棉還有床上用品,還得讓村子里的農產品商品投資的項目從村子里走出去。
舒心服飾走的大眾服飾,大眾需求。
在這個除非上電視上報紙才能打響名氣的時代,其實有錢也好辦,只要登報或者拍個小廣告便是。
只是村子里大多農場主沒有這個條件去打廣告,酒香也怕巷子深。
大豐村雖然越來越好,但是它仍舊處在一個比較偏僻的地界。
舒心服飾之所以能賣的不錯,一來是因為人們需求和它的實惠利民,二來也是靠的層層代理和經銷商。
所以現在農村品也需要招商,找到大客戶批發出去。
現在剛好是元旦節,城里頭有不少人家都會互相送禮,比不上春節,但是對禮品需求也不小。
有人不禁建議:“不如將農產品打包成禮品盒在城里售賣,這老母雞還有咱村的特產,就是這阿云家的糕點也不錯呀。”
“人家菜市場賣牲畜、賣糕點的有不少,憑啥就要買咱大豐村的?”
“不如賣便宜點?”
“不劃算,咱們大老遠跑去,這路費也要加上里頭,再說沒有店面就是擺攤的,人家都去那大商場。”
蘇欣聽著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她不由道了句:“我們零售或者可以從包裝下手,但也許批發成為供應鏈會更好。咱們去店鋪、商家、飯館、酒店問問,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咱們先免費試吃,免費供應一些產品,要是不錯,一定會找上門來。”
大家聽著這主意不錯,可真正去做有點麻煩。
“阿欣,這得怎么做?”
蘇欣噗嗤一笑:“還能怎么做,厚著臉皮就上。”
其中一位鄉親想到他在大老板面前說話都不利索,被人騙了數錢都不知道,虧本了還被蒙在鼓里。
他不由道:“咱們嘴鈍,聽說城里有點推銷員上門的業務員嘴巴特甜,也不知道能不能請幾個人過來?”
“這請人要花不少錢吧?萬一他偷懶不干,拿東西跑了怎么辦?”
“咱們跟著去。”
“給他點提成,賣的越多提成越高,雙方互利啊!”
蘇欣聽著大家激烈討論,心頭也是倍感寬慰,比起前陣子什么事都要聽她一句話做主,這會兒顯然大家討論多了起來。
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獨立思考造就不一樣的結果。
社會也因此多種多樣。
大家心里顯然已有了一個目標與計劃,之前投資的十個項目,有些基本產品已經出來,這會兒正想方設法尋找商家。
顯然今天的討論,讓他們有了不少啟發。
村主任和村干部將申請補助的資料表發了下去,至于通不通過還要等待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