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胤沉眉,“阿拾準備怎么做?”
時雍道:“反正祁氏那個男人能被人勾走,也不用要了,隨他去罷。幫她把孩兒要回來便是,這個王爺不用管,我有辦法。”
趙胤正色道:“王妃一介女流尚有俠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本王豈有袖手旁觀的道理?”
沉吟片刻,他面色微斂,“早已聽聞刀戎治下,流匪橫行,盜寇眾生,如今看來果然如此。哼!本王倒是想為朝廷治一治這個惡疾!”
當年朝廷派兵剿滅荼人四十八寨,最大的受益者便是刀戎。
刀氏一族自刀戎的父親和祖父起,就已然投靠了朝廷,據說,永祿年間,陳景領兵西南,清剿廢帝余孽時,刀戎的父親曾經多有助益,至陳景戰死,定安侯陳相領兵出征,刀戎家族更是傾力相幫,對朝廷示好,這才祭奠了他在通寧遠的地位。
只是時過境遷,世襲宣撫司(土司)一職的刀戎,就不那么服帖了。
尤其后來,荼人作亂一事,更是有些蹊蹺。
荼人與晏人的生活習俗大相徑庭,雖素來與朝廷不睦,但數百年間,每每作亂,大多都是吃不上飯的時候,只要朝廷安撫,便能好上一陣,那些年無論朝廷如何招安,都只能換來激烈的反抗。如今想來,少不了有刀戎的手在從中作怪。
“原來如此!”
當年的時雍年紀尚小,對這些東西是知之不多的。
如此聽來,突然明白了些什么。
“王爺向陛下請旨,到錦城府就藩,是不是也有這方面的考量?”
西南地理位置十分險要,刀戎倘若據險稱大,再與外番勾結,對大晏極為不利,而錦城府的存在,便是一種震懾。
趙胤輕笑,“我以為王妃,六年前就該想到。”
“……”
時雍不滿地瞪他,“怪我蠢咯?誰讓你這幾年給我畫那么大的餅?我還當真以為是安居樂業而來……”
趙胤勾唇,輕輕順著她的頭發,銳利的雙眼微微瞇了起來。
“誰說不是為了安居樂業而來?”
思忖片刻,趙胤又道:“刀戎此人,貪婪圖利而已,若說他當真敢起兵對抗朝廷。哼,量他也是不敢。”
時雍點點頭,“且不說錦城府有十萬大軍,就說寧遠衛等地的駐軍,就夠他喝一壺的了。他應該不會那么愚蠢。只是么……一個人腌臜事做得多了,難免會收不住手。”
男女間那樣的深情厚愛都會變,更何況利益捆綁的關系?
就算刀戎本意不想對抗朝廷,若受到有心人挑撥或者威脅呢?
趙胤哼笑,“且看他作派吧。”
“后天就到通寧遠了。”時雍有些憂心,“我們這拖家帶口的……”
“別怕。”趙胤摟了摟時雍,“有我在,量他不敢。”
……
實際證明時雍和趙胤還是高估了刀戎,他們根本就沒有等到后天。
第二天黃昏時分,他們剛剛到達離通寧宣撫司還有上百里的海利坨驛站,人馬尚未住下,刀戎就領著宣撫司的屬官前來。
與刀戎同行的還有祁氏的那個公公——督撫朱弘濟朱大人。
一行屬官站在驛站門口,端端正正地行大禮,眾口齊聲高呼。
“恭迎錦城王殿下!”
“恭迎通寧公主!”
趙胤前來通寧遠祭禮廣武侯陳景之前,早已派人遞送了公函到通寧宣撫司,以便接洽,因此,刀戎和朱弘濟會知曉并不奇怪,但他們會出迎百里,到海利坨驛站來,卻是令人有些意外。
這些年來,刀戎驕縱妄為,自大蠻橫的傳言,早已傳入京師,來錦城就藩前,趙胤就已就此同趙煥商議過,對這種據有天險的民族地區,朝廷其實是十分頭痛的,一般安撫為要。
可是,誰會想到,刀戎如此恭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