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縷晨光從大地盡頭升起,陸文看見了城市的輪廓。
空寂與破舊永遠是這些廢墟的主旋律。
烏鴉銜來鋼鐵的支架,在倒塌的科技館上筑巢,枯黃的藤蔓攀上水泥大廈,扭曲的根莖在地下管道中延伸,蜘蛛在朽爛的游樂園里結網,猩紅的銹跡伴著歲月起舞。
行走在荒涼的道路上,每一步都能踩出浪漫與孤獨。
“這些人到是來得挺快。”
有人坐在城市之外,為這個死去的巨人繪畫。
也有人站在裂開的巖石上,為這份現實的蒼涼寫詩。
遠處傳來炸油條的聲音。
小販們在入城的幾條道路周圍撐起巨大的傘,空中彌漫著豆漿的香甜。
那些傾斜的樓宇看起來很危險,像是隨時都會倒塌。
所以膽子小的都在最外面經營,也有膽子大的,直接開著攤車入了城內。
這是一座沒有交通管制的死城。
“年輕人,來兩根油條唄,餓著肚子搶東西沒力氣。”
陸文這具身體沒有手環,腰間別著槍械和戰術短刀,被當做是正常人類。
他笑著擺了擺手,獨自一人開車進城。
“網絡上流傳的那張地圖,最終地點是這座城市中心的博物館,所有人都往那里去了。”
陸陸續續還有進城的人。
尚未倒塌的公交站臺上海張貼著八十年前的廣告海報。
高樓上掛著來不及帶走的朽爛衣物。
很多東西似乎都停留在那場戰爭之前,時光保留了他們的外表,可只需輕輕觸碰,就會化作塵埃,融入無人刻寫的歷史之中。
“兄弟,一個人嗎?要不要組個隊?”
陸文的車速挺慢。
他在仔細觀察記錄四周的地形。
有的人則火急火燎,擔心去晚了就什么都沒了,車速很快,一個個超過陸文。
或許是因為陸文看起來挺厲害,所以有人對他發出了邀請。
他笑著搖了搖頭,表示自己喜歡一個人行動。
漸漸往里深入,越靠近這座城市的中心,就越熱鬧。
陸文看到了第十三區執行局的車輛,也有別的大區執行局,甚至還看見了幾個熟悉的面孔。
吳羽坐在某個車輛的副駕駛上睡覺,想必昨晚連夜趕來的。
“執行局占據了博物館外面的一方,另一方是……第十六區那些幫派?”
幫派里同樣見到了幾個熟悉的面孔。
陸文去了很多次貧民窟,閑著沒事的時候就喜歡掃描一下街上的行人,十分之一的行人都是通緝犯,很多面孔他都記錄了下來。
“還有一方居然是仿生人組織。”
這些每天在無人區東躲西藏的仿生人突然就默契地聯合了起來。
幾個人的組織,幾十個人的組織,后續還有源源不斷趕來的。
數量眾多,缺胳膊斷腿的都上場了。
其余的就是些零零散散的尋寶愛好者。
也有《迷失之城》這本書的忠實書迷,站在遠處的高樓上,想親眼目睹這本書最大的彩蛋。
緊張的情緒在灼熱的空氣中蔓延。
六月初了。
無人區的氣候更極端,沙暴說來就來,時而有恐怖的沙龍卷呼嘯在天際盡頭。
這里的風就是刀子,吸氣稍微大口點,肺里就能難受半天。
所以很多人都戴著口罩,或者用紗巾蒙著面。
“看這樣子,還得過一會才打起來。”
最中心的博物館占地面積很大,外表已經朽爛不堪了。
風中的沙塵是最無情的刻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