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監控,貨架等等前期投入就是很大一筆錢。
“查一下他的資金往來,有點不對勁。”
如果在第十三區,陸文就有權限查詢普通人的資金來往。
二級及以上的執行官都可以直接查詢,不需要申請。
當然,特殊人員除外。
比如大企業家,政客這類的,需要長時間的申請,等待各個部門審批,還得和對方的律師團隊較量。
“我去問一下網絡小天才,十多分鐘,很快就能查出來。”
魏伯安開始聯系第十區那邊的相關人員。
確實只花了十多分鐘。
得到的結果讓兩人都眼前一亮。
“有人往這個醫師的賬戶里轉了三十多萬。”
但很可惜。
那人并不是電工。
而是一個心理醫生。
那人目前在第十區做心里咨詢,口碑很好。
“過去問問,順便再叫你那個小天才把這十多年間發生過的所有電力事故都查出來發給我,我仔細核對一下。”
“我覺得小天才可能會在背后罵你。”
“罵就罵吧,反正我又聽不見。”
兩人與第十二區的同事說了一聲,然后驅車離開。
半路上。
陸文接收到了小天才發來的電力事故集合,以及一個大大的中指圖案。
“他還是讓你看見了。”魏伯安笑了笑。
“嗯,無聲勝有聲。”
陸文開始翻閱資料。
主要關注的點有三個。
人命、雨天、那所學校周圍。
先把滿足這三個條件任意一個的都查找出來,然后開始著手分析。
一個一個排除。
“兇手每次都是先我們一步,這導致我們很被動,他留下了線索,說明只要我們及時趕到,下一個目標是不會死的。”
不然,留下的線索沒有任何意義。
除非兇手想鍛煉陸文的思維能力,當然這個選項可以直接排除。
“你有沒有想過,兇手可能一直注視著我們,知道我們的所有動向。”陸文說道。
“當然想過,所有時間都太巧合了。”魏伯安答道。
“我還是那個看法,他可能……就是你們第十區執行局的其中一人,并且現在依舊在職,能夠獲取每天的最新消息。”
“第十區一千多萬人口,執行局總局加上分局的在職人員,資料檔案可以繞地球一圈。”
魏伯安的意思很清楚。
人太多了。
而且滿足陸文描述的也不少。
總不可能因噎廢食,讓整個執行局內部產生猜疑,甚至分裂。
“注意這幾天每個執行官的語言與動向。”陸文說道:“他會對這件案子表現出很濃烈的興趣,會與別的同事在公開場合討論,甚至會表示對兇手的情感傾向,支持或反對,以此來試探別的同事的看法。”
“我會注意的……又出事了。”
魏伯安眉頭緊皺,這今天這個中年人的眉頭就沒松過。
“怎么了?”
“剛才那份關于執行官收取財物的資料,被人傳到網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