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零號他到底是人,還是仿生人?”陸文問道。
“這個我也不清楚,當年他來我研究所當助理的時候,我并沒有仔細觀察,一直認為他是人,但后來發生的事情又讓我產生疑惑,正如尹龍給你留下的記憶中說的那樣,他很特殊。”
“博士,能不能說說他具體哪里特殊?”
“矛盾,他是一個完全的矛盾體。”江博士回憶了一些內容,“他似乎對人類這個群體極端仇恨,想要毀滅所有人類,所以我在猜測他身份的時候,一開始認為他也是人類,可能是出于對自身的某種痛恨。”
對自身的厭惡,延伸到整個族群。
然后想毀滅整個族群。
這種人其實比較常見。
仇恨所有人,仇恨整個世界,但能夠付諸行動的,少之又少。
這種心理可能源于幼年時的自卑,當自卑到極點,心理防線崩潰的時候,就會生出恨意,從精神上發生轉變,負面情緒占據了整個人生。
當然也有別的原因導致這種情緒。
人類的悲歡并不相同。
“有的人心里不舒服,會大哭一場,尋求安慰,還有的人會壓抑在心底,壓抑一段時間后,就渾身綁著炸彈,走到人多的地方自爆。”江博士給陸文舉了個例子。
就算死,也要多拉幾個人。
無論那些人是否無辜。
反正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沒什么無辜可言。
這是普通的極端心理付諸行動后的效果。
而要想毀滅整個人類群體,必須要付出長年累月的行動與積累。
“但他也有救贖的一面,當初面試他的時候,我問了他一個問題。”江博士說道:“我問他為什么要學技術。”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我只是看看這些來面試我助手的人到底抱著怎樣的打算,其中有沒有心懷不軌的。”
確實是很簡單的問題。
可以有無數種回答。
“那時候,我第一次招聘助理,來的人很多,其中也不乏特別優秀的人,有的人說想要在歷史書上留下自己的一頁,還有的人說學了技術要造福貝克城的居民,降低改造人的費用……而零號,他在那些人之間顯得特別普通。”
在江博士的描述中。
當年那一批應聘他助手的人里,零號的才智與技術都只能算是中下等。
“他說……他想要救一個人。”
“博士,那可是零號說的話,可信度不高。”
“不,那句話很誠懇,我可以感受到他是發自真心的,當時我被打動了,雖然他能力不夠,但我可以慢慢教導他。”
于是。
零號這個在同齡人中毫不起眼的年輕人,被江博士選中,成為了他的助手。
后來的故事就很清晰了。
零號不滿足于江博士教導他的,私自拷貝研究所的資料。
多次拷貝后,江博士發現異常,把零號趕出了研究所。
“當時我其實有些沒法相信,那些技術,就算他不拷貝,我也會在以后的歲月里慢慢教導他。”江博士嘆了一聲。
“博士,零號當時帶走了哪些方面的資料?”陸文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