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里有這樣一句話:不要讓道德感阻止你做正確的事。”被救下的仿生人坐在廢棄的廠房樓頂。
他轉頭看向陸文。
“我的朋友,你在為那些無辜死去的人們感到難過,但有時候,犧牲是必須的。”
“你喜歡阿西莫夫的故事?”陸文問道。
“確切地說,他故事里的世界。”那個仿生人說道:“但我不喜歡他提出的機器人三定律,神靈在創造人類的時候,并沒有給人類添加任何枷鎖。”
這個世界不止三條定律。
最基本的定律都有七條。
“因為人類無法對神靈造成威脅,但機器人可以對人類造成威脅。”
這里是貝克城城區之外。
郊區。
荒廢的無數座工廠之一。
茂盛的雜草在廠房頂部的水泥縫隙中頑強生長。
枯藤纏繞著暗紅色的管道,銹跡與生命混合在一起,葉子上泛著金屬光澤。
距離那場小規模的交火已經過去了兩個小時。
“一千多同胞,最后能夠離開的,或許不到兩百。”
那個仿生人看著遠方。
黑色的作戰服千瘡百孔,他的嘴角還有藍色的血液,鋒利的彈片在他臉上留下了數道傷痕。
他叫方舟。
貝克城外無人區某個大型仿生人組織的領袖。
“貝克城仿生人的組織能力以及戰斗力都遠超過莫烏市外面那群家伙,你們完全有條件建城。”陸文坐在他旁邊。
“建城并不是唯一的出路,我的朋友。”方舟擦了擦臉上的藍血,“一座城市會令大多數仿生人感覺到安全,他們會喪失斗志,漸漸沉淪。”
方舟的思維能夠代表絕大多數貝克城外的仿生人組織。
雖然有那個實力,但他們不愿意建城。
一旦有了城市,大多數仿生人就會產生依賴感,他們會把那座城市當做家一樣的地方,不愿意離開。
“仿生人不需要家,所謂的溫馨會讓我們失去警覺。”
一座固定的城市,也會讓他們成為活靶子。
南邊兩座城市對仿生人的態度可沒有北邊那兩座城市那么包容。
一旦地址暴露,等待這些仿生人的就是一場屠殺。
“我的朋友,我們在無人區的深處游走,不斷兼并別的仿生人組織,成立自己的圓桌會議,我是十二人之一。”
貝克城外的仿生人組織同樣形成了聯盟。
這里民風剽悍。
被推選出來的十二位領袖一致認為,只有武力才可以保證他們的安全。
所以在過往的幾十年歲月間,他們用盡一切辦法,通過各種渠道購買武器裝備,學習人類的訓練模式,并加以改進,讓那些訓練更接近仿生人。
“貝克城的議會不信任仿生人,他們曾經有過仿生人軍隊,但后來把那些仿生人都銷毀了,他們在害怕。”
害怕如果某一天戰爭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