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那位流浪詩人的習慣,他殺的人必然都是有極大罪過的。
那些死者,要么犯過的罪孽無人知曉。
要么被判過刑,但現在的律法不足以使人滿意。
“調查死者的生平,他有沒有犯過罪,或者可能犯過,但沒人知道。”
吃過飯后,眾人開始繼續忙碌。
這位保潔員的生平很有意思。
“他曾經在一家海鮮市場做保潔,后來由于治安與市容問題,海鮮市場被關停整頓,于是又換了另一家公司。”
那家公司是第十五區旅游業的一員,在海邊租賃船只,供游客游玩。
但后來倒閉了。
“隨后他又去了一個餐廳,沒過多久,餐廳也關門了……然后去了一家超市,結果沒過半年,超市大火,把一切都燒了個干凈。”
這個家伙的一生可謂傳奇。
他在漫長的歲月中,換了無數個工作地點。
那場大火引起了陸文的注意。
“起火原因不明?”
那是一個很大的超市。
最后查明的起火地點是庫房,從庫房蔓延到整個超市,當時還是超市正常營業的時間。
火勢蔓延得相當快,死傷慘重。
整個超市的貨物也被付之一炬。
超市老板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據當時超市的員工透露,超市的一位保潔員曾經就薪資問題與老板發生過口舌沖突,那之后沒多久,超市就起火了,那個保潔員有相當大的嫌疑。”
但,也僅僅是嫌疑。
沒有證據。
而且令人驚訝的是,這位普普通通的保潔員心理素質相當強,在面對審訊時,神色平靜,對答如流,根本沒有半點驚慌。
最后,由于證據不足,只能把他放了。
“這位死者是被燒死的,難道真的與當年超市那場大火脫不了干系?”
陸文把有關這場超市大火的資料放在眾人面前。
其實已經有不少執行官提出這個了。
那場大火實在是太詭異,根據他們多年的經驗,縱火者很明顯就是那個保潔員,但很巧的是,超市的監控當時正在更新換代,所以那幾天剛好處于監控的空白期。
也就幾天,超市老板認為不會出什么事。
結果就出事了。
“我是負責審訊的人之一,當時這位死者,表現得相當鎮靜。”有一個年紀較大的執行官站了出來。
“在我多年的審訊生涯里,很少遇到這種特別平靜的,坦白說,只要是個正常人,從火災里死里逃生,還被懷疑是縱火的元兇,都不應該像他那么淡定。”
陸文研究過第十三區很多案子。
其中有些案子特別經典。
明明知道兇手是誰,但由于缺乏具體的證據,所以無法將兇手緝拿歸案。
“不出意外的話,當初那場火就是他放的,造成了無數人的死傷,這就是他的罪名,兇手殺他的理由。”
但不能就這么輕易下結論。
死者的人際關系還在調查中,這個過程往往持續很長時間。
在很多案件中,走訪調查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尤其是死者的親人,可能出于某些原因,隱瞞一些事實真相,阻礙調查的進行。
“兇手留下的這個《特里斯丹和伊瑟》,騎士敘事詩,如果從騎士精神的角度來考慮,他的下一個目標,很有可能是執行局的人。”
黑夜過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