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思考一個事情。”魏伯安皺眉沉吟。
“什么?”陸文看向他。
“每年清明節都有這么多人向下面送錢,而且現在數額越來越大,動輒就是九位數起步的一張鈔票,你說地府現在得通貨膨脹成什么樣子的?天地銀行扛得住嗎?”
“你這一臉嚴肅的樣子居然是在思考這個?”
可能是另類的觸景生情。
到了事發地的銀行之后,魏伯安居然思考起了這個問題。
“你是一個大區的執行局總長,需要對手下的人做出表率,按理說,你是不應該迷信這些的。”陸文說道。
“我確實不信。”魏伯安走進銀行大門,“但我父母去世得早,按照傳統習俗,我每年都會給他們燒一些東西下去。”
這玩意,就算接受了良好現代教育的人,也會在某種程度上遵循世世代代傳下來的習俗。
算是一種精神寄托。
這是一家很大的銀行。
來往出入大門的人很多。
每個窗口都排著長長的隊伍。
大廳里一排排的座椅上也坐滿了一大半。
大部分都是來辦理業務的,也有一小部分,純粹是覺得外面太熱了,進來乘涼。
“監控無死角,每個角落也有安保人員,裝備齊全,有槍械配置,安全系數很高。”陸文看了幾眼,簡單做出判斷。
配置這么全,主要是因為這家銀行地下有金庫。
“死者林自強,51歲,城區居民,死前在這家銀行任職,負責安保工作,在同事間評價相當高。”魏伯安說道。
陸文將所有資料翻了一遍。
案發地點其實是在死者的家里,初步判斷是第一案發現場。
但兩人經過昨天的事后,都覺得第十五區的執行官相當不靠譜,所以決定先來死者任職的這家銀行親自調查一下。
“他年輕的時候算是業余人員,在一些小地方做過保安,就是那種無所事事做個樣的保安,后來參加了安保公司的統一培訓,也算是有一定的能力,因此被應聘來這家銀行。”
很簡單的人生履歷。
在很多家公司做過保安,做了大半輩子,期間也做過一些別的簡單工作。
和上次那個保潔員差不多。
陸文突然注意到一個問題,仔細對比了第一個和第三個死者的資料,說道:“這兩人的工作軌跡有重合的地方,他們都曾經一個海鮮批發市場任職,一個做保潔,一個做保安。”
“后來批發市場由于整頓問題,被勒令關閉,他們又去了一家叫做德勝公司的旅游公司任職,一個保潔,另一個則負責船體檢查,結果沒多久那家公司也倒閉了。”
這兩人簡直是衰神附體。
“跟一家就倒閉一家,這運氣也沒誰了。”
“其實很正常。”魏伯安說道:“第十五區的主要產業就是旅游業,那個什么德勝公司,是十多年前旅游業蓬勃發展的時候,無數家新興的公司之一。”
每個行業都極度繁榮的時候。
無數公司企業仿佛雨后春筍般冒出,生機蓬勃。
但大浪淘沙,能活下來的往往很少。
“當時那些所謂的旅游公司,由于發展過快,畸形發展,沒有規范,出現過很多事情。”
有的導游將游客帶去郊外,結果自己都迷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