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他平時比較孤僻,獨來獨往的,就算和我們一起工作,也很少說話。”
第四位死者名叫王偉,管道維修工人。
根據同事的描述,死者性格內向。
“他這個人生活很簡單,每天就是上班回家兩點一線的生活,也沒有成家立業。”一個同事說道。
“平日里節假日聚餐叫他也不會來,他這人老實巴交的,本本分分,有什么事情該做就做,看到別的同事有問題也會幫忙。”
雖然孤僻,但同事們都并不排斥他。”
生活簡單,沒有家業。
“他怎么可能會有仇家呢?沒人會和他這種老實人結仇。”
距離發現尸體已經過去了兩個小時。
根據周圍同事的言論,陸文漸漸對這個死者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
“我們是輪休制的,今天應該是他休假,按照他的習慣,估計會在家里呆上一整天,就打打游戲,做兩個小菜喝點酒什么的。”
同事們還透露出了一個消息。
死者喜歡喝酒。
“但是他這人很自律,上班時間肯定不會喝的,一般來說,剛到下班的點,他就會從兜里掏出那個小酒壺,抿兩口。”
這個說話得到了證實。
第十五區的執行官在死者隨身衣兜里發現了一個老式的酒壺。
這個酒壺巴掌大小,剛好適合隨身攜帶。
里面還有些酒。
白酒,度數很高。
“死者需要通過喝酒來麻痹自己?”
陸文看了看尸體。
對尸體進行簡單處理后,死因也明白了。
身上有很多傷口,但都不致命。
“和往常一樣,流血而死,死者也是渾身都被捆綁了起來,無法反抗,但這次兇手并沒有把捆綁的繩子帶走。”
前面的很多起案子,都能發現死者身上有勒痕。
但現場找不到繩索。
這次繩子留下來了。
“很普通的尼龍繩,市場上很多店鋪都有售賣……兇手居然把刀也留下來了,難道他真的準備干最后一票了?還是說后面的目標都用不著?”
在上次那個十二年前的冤案里。
兇手同樣是在第四位死者的時候留下了刀。
那之后的第五位死者,是在監獄里,被吊在鐵鏈上,燒死的。
“走吧,我們去死者的家里看看。”陸文對魏伯安說道。
“吃了午飯再去?”
“想去沙灘就直說……”
沙灘旁邊有很多海鮮大排檔。
啤酒是這個炎熱季節最暢銷的飲品。
即使有很多專家都在說,吃海鮮的時候不能喝啤酒,然后就是一堆嘌呤、痛風、結石之類的術語。
但總歸是有不怕死的。
“以前我也混養生圈子。”魏伯安打開一瓶啤酒,“但后來我發現,那些整天養生的家伙,沒一個活到六十歲的,然后我就悟了。”
不能用簡單的一個‘悟’字,可以說大徹大悟。
一邊吃海鮮,魏伯安一邊給陸文說著無人區那場會面。
“……零零總總三十五條要求,說了足足十分鐘……”
“……本來是有機會反轉的,可惜那些仿生人都是傻子……”
據魏伯安說。
這場史無前例的會面,從頭到尾,節奏都被牢牢把控在人類這邊。
人類首先提出了三十五條。
然后接下來這兩個小時,雙方就圍繞這三十五條開始爭論了,一直爭辯到現在。
其間有幾次爭吵特別嚴重的時候,都是老議員公良羽出面調解。
“那些仿生人根本就沒意識到,這應該是一場公平的會面,雙方都提出各自的要求……但現在,他們全都被帶偏了,圍繞著那三十五條,一心一意想要從這三十五條里尋找和平。”
魏伯安灌了一口啤酒。
雖然他更喜歡喝白的,但不得不說,在這種炎熱的天氣下,喝冰鎮啤酒確實是種享受。
腸胃不好的人除外。
“現在他們已經答應幾條了要求?”陸文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