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精神類藥物,精神正常。”
不是自殺。
估計那篇個人文章也不是王文自己撰寫的。
陸文看到了二號的身影。
但附近的監控都是壞的,街道監控只能看到二號進入小區。
陸文通過一個仿生人的眼睛,看到二號在較早時候進入了這棟單元樓,又在一段時間后離開。
這中間的時間段,正好符合王文的死亡時間。
但陸文并不能把這段視頻發布出去作為證據。
不然民眾又會高呼‘仿生人偷窺**’、‘不尊重公民權利’之類的話。
不利于兩天后的全民公投。
“這家伙是個天才,從小成績很好,高等院校本科學歷,喜歡鉆研計算機技術,而且經常在網絡上發表比較極端的言論。”
執行局這邊拿到了死者王文的人生履歷,發現他在很多大公司都有過任職,但時間普遍不長。
后來他就轉做個人媒體。
通過流量撈錢。
所以他在經營的一些賬號上,某些言論越來越極端,經常出現一些吸引眼球以及帶節奏的標題。
“計算機天才對抗議會。”
“掌握機密文件,然后被議會迫害至死。”
“偽造成自殺。”
完美。
電影橋段。
“這就是民眾最喜歡看的。”
“我已經能想到現在那些社交平臺上的評論了。”
“無論我們的對手是誰,他都認真研究過莫烏市部分居民的心理。”
來到現場的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執行官。
他們第一眼就能感覺出來,這是個人造的自殺現場。
后續資料更是讓他們確定了自己的想法。
但目前的問題是……
“我們覺得這不是自殺,但找不出兇手。”
“某些鍵盤俠也覺得這不是自殺,但認定我們是兇手,而且一直在帶節奏。”
“上次開會的時候,我就提議過網絡實名制,沒幾個同意我的……”
“……”
有議員到場,在抱怨。
說如果能早日實現網絡實名制,現有的網絡環境會好很多。
但這只是個不切實際的設想。
……
陸文平靜離開了現場。
背后那些執行官還在討論。
議會也來一個緊急公關的小組,負責下午發言,應付那些媒體。
【莫烏市是否真的在準備浮空城計劃】
【莫烏市是否準備成為新的世界中心】
【王文之死到底有什么隱情】
【他個人文章里,所謂的莫烏市高層文件指的是什么】
【……】
不出意料的話。
下午那場面向所有媒體的發布會,就得應付這些問題。
然而王文的電腦里其實并沒有什么所謂的文件。
他就只是個喜歡用極端言論吸引流量的個人媒體而已。
針對城市高層的言論,最能騙取點擊量。
所以他經常做這方面的文章與報道,甚至不惜通過某些捕風捉影的東西杜撰一些內容,在律法的邊緣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