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恭行上前回了一禮:“在下就是江恭行,不知這位大人是?”
“我是翰林院的丁九澤,上面派了一個活計,讓我去京城的各家學館里面,搜尋一下有沒有什么比較好的書籍,謄抄一份以拿去豐富文瀾閣。不知貴館可方便?”
說著,丁九澤將手里的那份公文遞給了江恭行,讓他確保自己所說的是真的。
江恭行接過來那份公文粗略瀏覽一遍,又還了回去:“自然方便,只是我這學館藏書不多,可能會讓丁大人失望。”
丁九澤:“方便就行,多謝江先生,藏書多不多的不重要,主要是看有沒有文瀾閣沒有的,可以拿去豐富文瀾閣的。當然,我們也不是白抄,給銀子的。”
“丁大人客氣,丁大人里面請,里面喝杯茶水。”
丁九澤看了一眼里面那些學生,問道:“我這個時候來會不會打攪他們?不知現在貴館的藏可方便讓我這個外人一觀?”
江恭行點點頭說道:“可以,方便的。只不過我這里的藏除了圣賢書以外,更多的是各地的游記,還有一些是落榜的學子所做的文章集合成冊,裝訂成書。”
丁九澤微微點頭:“聽起來很不錯,不知江先生可有名冊之類的?我可以依著那名冊來搜尋您這藏里有沒有滄海遺珠。”
“自然是有的,就在藏里,稍后我將它拿給丁大人便是。”
“既如此,那實在是要多謝江先生了。”
“丁大人客氣,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丁大人是三鼎甲當中的探花郎吧!”
丁九澤抬手摸摸自己的臉:“以前家鄉的老人經常說我這張臉長的太招人,來了京城以后我算是明白了。真是有好多人一聽說我是在翰林院任職的,就直接說我是探花郎。”
江恭行自然是知道三鼎甲都是何種面貌的,之前在王府的時候,小郡主翻看冊子時,自己當時也在旁邊,于是就記住了探花郎的面貌,確實出色到讓人能夠一眼記住。記得當時小郡主還夸贊了一句探花郎長的疏朗俊秀,不過當時小郡主的語氣聽起來似乎是這兩人見過。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探花郎似乎也姓丁,丁大人莫非要說自己不是那探花郎?”
丁九澤坦然答道:“自然不是,我剛要說呢,但一想說的話就會顯得我太洋洋自得,所以我就沒說,等著江先生你自己提出來。”
江恭行:“……丁大人還挺幽默。”
“略會一點,這里就是藏嗎?這藏可不小啊!對于這個學館來說,一般像這么大的學館是不可能有這么大的藏的。”
江恭行順著他的目光看向前面的那棟兩層的藏,解釋說道:“這藏自打有學館的那天起就存在了,這些年一直在往里面填充書籍,這二層樓是幾年前剛加蓋的,因為一樓的書放不下了。”
丁九澤高興的一撫掌:“如此可真是太好了,那我這是找到了一處絕佳的好地方,歷時多年一直在豐富書籍的藏,想必能讓我在這里呆上一段日子了。甚好甚好,照這個情況看,江先生,在下要在此叨擾多時了。”
江恭行笑著點頭:“丁大人自便,只是書籍搜尋不易,請丁大人用時愛惜一些。”
“這個自然,丁某一定小心愛護這藏里面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