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些宴會大部分都能直接推脫掉,但有的宴會是不好推脫的,就比如皇宮內的宴會。
尤其是皇后娘娘或者是景帝親自做主舉辦的宴會,這種宴會小郡主之前以養身體的理由推脫了幾回,到后來接到請帖的時候,高皇后的口諭也跟著一道過來了,就是讓趙王妃帶著小郡主一塊進宮赴宴。
且允許小郡主在身旁帶上有武器的侍衛。
趙王妃聽聞小郡主可以破例帶著拿武器的侍衛進宮,下意識到就懷疑這里面會不會有什么陷阱,外面的人要想帶武器進宮赴宴那是不可能的。
高皇后給的這道口諭,雖然名義上是關懷體恤小郡主,但是這道口諭落入別人的耳朵里,勢必會引起一些是非和議論。
而趙王妃最擔心的就是自己的這個女孩被人給推上風口浪尖之處。
小郡主對于能帶自己的侍衛進皇宮內表示很開心,很滿意。因為她不是很相信外面的侍衛,她聽完這道口諭之后,就讓孫晉安親自去給她挑選合適的侍衛,打算等到進宮赴宴的那天一起帶進皇宮里,保護自己用。
趙王妃和趙王對此表示一致的反對,高皇后的口諭是一回事,小郡主表達完自己的感激之情就可以了,但是她卻萬萬不能帶拿武器的侍衛進皇宮里面。
現在整個京城都不太平,看似平穩的朝局之下動蕩不安,永王和太子之爭已經有數年之久,到現在朝中大臣們各有各的立場。
有小郡主宮宴之上中毒的前例在,趙王擔心若是小郡主真的帶侍衛進去皇宮里,難保不會被有心人加以利用。
趙王一通分析之后,小郡主也反應過來,砍掉了要帶侍衛進宮的念頭。
趙王說服她以后,喝了杯茶,潤潤嗓子便過來并不嚴厲的批評了小郡主一頓。
畢竟小郡主跟在先生身邊學習已有數月之久,現在竟然連這么簡單的一件小事,背后的利弊都看不透徹,讓趙王現在很是懷疑這個小郡主這幾個月到底有沒有用心學東西。
幾位先生的水平他是知道的,是外人花重金也請不到的,這幾個人算得上是晉王搭上自己的人情請來的。
小郡主挨了一頓批評之后滿腹委屈,但是趙王又說的很對,她跟著先生學了好幾個月了,不能一點長進沒有,但現在看來,她似乎確實有點糊涂了,竟然連這件事背后的利弊都看不清楚。
先生知道小郡主的這件事情以后,倒是著重為小郡主分析了后面的利弊,之后先生還去向趙王解釋了一番,自己現在其實并沒有教到小郡主這一點。
順帶著,先生還夸贊了一番小郡主天資聰穎,讓趙王不必心焦。趙王倒不是希望小郡主能闖出什么樣的天地來,趙王心里只是希望小郡主能看明白天下局勢,她只有看清楚自己身處什么樣的境地,才能找出破局的方法,保住自身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