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又忙到了晚上近十點。
李嘉根給最后一個病人針灸完,診所里其它人已經一齊動手清理完了診所衛生,先后一個個告辭離去,等李嘉根下了樓時,發現只有陳玉茭一個人坐在桌邊拿著一本醫書來回翻著,明顯是在翻找著什么內容。
這是醫生常有的事,無論大醫院小診所的醫生都有,一般是在給人看病中遇到了什么不確定的情況,所以需要翻書尋找一下相關資料。
李嘉根和陳玉茭過去剛開始辦診所時,半夜半夜翻書是很頻繁的事兒。
“玉俏呢?”李嘉根走近陳玉茭問道。
“上衛生間了。”陳玉茭一邊繼續翻書一邊道。
“你找什么內容?”李嘉根又湊近些問道。
“痛風的一些情況,我懷疑今天的一個病人得了痛風,他說今年經常感到踝關節痛,吃幾天消炎藥和止痛藥就好了。”陳玉茭道。
痛風是一種很纏手的病。
西醫認為,人吃了高嘌呤食物后,嘌呤(嘌呤是細胞核的一種成分,屬于核酸中的一種,包括鳥嘌呤和腺嘌呤)在人體中被氧化后會形成人體無法再分解的尿酸。
如果人體代謝失常,排出尿酸能力減弱,尿酸就會在人體內堆積,最容易堆積的部位就是腎臟、皮下和關節。
腎臟不用說,人體所有需要排出的廢物都會在這里大量集中。
而皮下和關節部位容易堆積尿酸是因為血液流經這些部位時容易受冷,血液一受冷,血液中的尿酸就會析出結晶沉淀于這些部位。
當尿酸堆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形成痛風病。
所以痛風一般可分為痛風性關節炎、痛風腎和痛風石(在人體的皮下和關節部位形成一個瘤子)。
痛風可并發腎臟病變,嚴重者可出現關節破壞、腎功能損害,常伴發高脂血癥、高血壓病、糖尿病、動脈硬化及冠心病等,所以得了痛風是需要及早治療的。
中醫把痛風病叫作“痹證”、“歷節”等,至于形成病因自然主要是外感風、濕、寒造成的。
痛風的纏手就在于它很難治愈,容易反反復復地發作。
西醫的消炎和止痛藥對于痛風病前期是管用的,但隨著耐藥性產生后就不怎么起作用了,在痛風這種病上中醫用中藥、針灸、點刺放血、拔罐等療法有機結合的治療手段更有療效些。
痛風性關節炎常常是紅腫熱痛為首發癥狀,容易和感染性關節炎、腫瘤等疾病混淆,要想確診需要通過檢查血尿酸、尿尿酸、B超、雙源CT影像學檢查等來鑒別。
對于痛風李嘉根也治療過好些病人了,無論在診斷還是治療上現在都很有一手,所以陳玉茭如果問李嘉根的話,李嘉根可以把這種病的情況給她解釋得很清楚。
不過,陳玉茭很明顯不想事事都問李嘉根,即便在醫術上也一樣,她想擁有自己更多的主動性和獨立性。
所以李嘉根也不便事事都主動地給她講,而且他今天的心思也完全不在這上面。
“明天星期六,你和周正凱換個休假班吧,別來診所了,上午你在家忙,下午我也準備休息一下,咱們去紅湖那邊游玩一下,把呶呶和強強都帶上……嗯,把嬸兒也帶上?她也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在家忙,也出去游玩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