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這個晨會開得稍微長了幾分鐘,最后是陳玉茭宣布了下診所的一項助理制變革試行方案。
原來的每日初診助理,現在改成了每月初診助理。
診所里的五個頂梁柱大夫(宋福主也被診所列為了頂梁柱大夫),除了李嘉根,其余四個每個配備了兩個助理,剩余的暫時跟李嘉根,李嘉根不在診所的話,再另行安排。
而助理的配備則是一強一弱,強的助理除了學習和協助頂梁柱大夫,其實也負有一定的監督責任(因為頂梁柱大夫也有疏忽和出錯的可能),弱的則完全是跟著學習了。
鄭亮和蔣滿福第一個月作鄭長春的初診助理,蔣滿福除了學習和協助鄭長春,其實也負有一定的監督責任,而鄭亮則完全是跟著學習了,順便做些跑腿等雜活兒。
而另一名處于試用期的剛畢業醫科大學生李先東和姬清誠則是王賀川的助理。
劉伯和第一個月的兩名助理是他的兒子劉子俊和沒過門的兒媳婦。
宋福主第一個月的助理是陳玉茭和周正凱。
(如陳玉茭外出,由王昭平和高軒兩名進修大夫中的一名頂替)。
王昭平和高軒兩名進修大夫和周芳琴、陳玉俏以及學徒耿樂為李嘉根的第一個月的助理,其中陳玉俏和周芳琴同時輪流充當進修B超大夫王雅婷的助理。
(如李嘉根外出,由其中一名進修大夫作主治大夫,其余人為助理。)
本書由公眾號整理制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從這個助理制變革的試行方案中,能很明顯的看出診所的兩個目的,一是在診治病人中更注重質而不是量,盡量確保診治無差錯;二是診所在大力培養提高診所大夫的整體醫術水平。
當然這個助理制的試行方案也不是毫無瑕疵的,比如陳玉茭外出的話,由王昭平和高軒兩名進修大夫中的一名作為宋福主的助理這一條,就讓陳亮很不理解。
王昭平、高軒和宋福主都是四十多歲,而且王昭平和高軒是靖遠縣第一醫院醫術最高明的兩名中醫大夫,而宋福主只是一個沒有名氣,甚至都沒有行醫資格證的鄉下大夫,讓王昭平和高軒中的一名做宋福主的助理,即便是在陳玉茭外出時臨時頂替,這兩人能服氣嗎?
不過,陳亮看王昭平和高軒聽了助理制試行方案也沒有什么特殊的表情,大概是李嘉根或者陳玉茭已經提前和這些重點人物溝通過了吧。
他陳亮一個毛頭小伙子理解不了的事,不代表王昭平和高軒兩個中年人就理解不了。
而這個助理制,陳亮聽說診所已經實行好幾個月了,外面人們又叫他們診所這種制度是雙診制,確實大大降低了診所的誤診率,大大提高了對病患的治愈率,現在儼然已經成為了他們診所的一大特色。
這在別的普通診所是不可想象的,也是無法模仿的,因為這種醫療模式所多耗費的人力成本是以高收費模式為支撐的,沒有打出像李嘉根診所這樣強大知名度的診所,低收費都招不來多少顧客,實行高收費那還不如直接關門謝客。
這就像是一種品牌效應,沒有品牌效應之前你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高收費的。
而要打出品牌效應這又談何容易,醫療更是一種硬功夫,是要以療效說話的,所以你必須要有醫術足夠強大的大夫,純粹堆積人手是毫無意義的。
而在陳亮看來,他們診所的中醫醫療力量確實夠強大的,老板李嘉根就不用說了,剛招來的那個宋福主還看不出有多大水平,可診所的其他三個頂梁柱——鄭長春、王賀川和劉伯和,前兩個已經闖出了不小的口碑,第三個劉伯和的醫名也在迅速地扶搖直上,上升的勢頭好像比前兩個還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