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哉怪被噴的一臉尷尬,臉都紅到了脖子了。
藥房里的那些實習生也是一臉同情地看著他,他們剛來的時候也是被老農罵的跟狗一樣,最開始那些小姑娘天天哭,現在……現在已經哭習慣了。
但是這個博士,還沒習慣,被噴的整個人都不好了:“我……我……那你煎沒煎過一遍,我哪里知道。”
老農罵道:“你是屁眼看書考的博士啊!”
悠哉博士都要崩潰了:“我上學也沒學這個啊,我們也沒考這個啊。”
老農罵罵咧咧道:“五谷不分,四體不勤,學的什么中醫!中醫人不識藥,不辨藥,不采藥,不制藥,學的什么狗屁中醫。”
“哎!”悠哉博士都要被罵的肝郁了。
旁邊這群小子也不敢說話啊。
不過這也是目前中醫界的一個現實情況,坐診的醫生知道藥怎么用,也知道怎么配伍,但很多時候他都不一定能準確認識這味藥的模樣。
就更別說鑒別真藥,假藥了。也就別說還去采藥,或者炮制藥材了。這些事情后來都是藥工做的了。
也正因為長期以來的這樣分離式操作,才導致了現在,中藥人才特別稀缺。國醫大師,每一屆都能評選出一批中醫大師來,可是至今為止,以中藥專家入選的就只有一位而已。
這就是目前的行業現狀。
所以老農對這個是特別不滿的,來明心分院進修實習的,都要先在他這里輪一圈的。你沒看,他都要讓篾匠定期打制藥工具來嘛,就知道他有多上心這個了。
現在見這堂堂一個中醫博士,屁都不會,他都要暴跳如雷了。
這個悠哉怪博士愣是被罵的夠慘,這一刻,他竟然還開始理解起李教授來了,他不滿地說道:“我是研究中醫的,這種辨別中藥的事情,當然有專業的中藥專家來做。”
一聽這話,那群實習生立刻用佩服的眼神看這個博士,果然不愧是博士啊,居然敢跟老農這樣說話。
果然老農在聽了這樣的話之后,立刻扭頭看向了他。
悠哉博士被老農的眼神嚇一跳,但還是立刻穩住了,悄悄挺起了胸膛。
老農盯著他的眼睛,問他:“你是覺得中醫對中藥不夠了解也是可行的?”
悠哉博士說:“我可沒這么說啊,中醫治病當然要對中藥足夠了解,但這里的了解主要是了解藥性和藥理,其他的東西,有藥工負責就好了。沒必要面面俱到,也沒法做到面面俱到。”
老農對著他上下點頭:“好,好,那我今天就看看你怎么個足夠了解法。李林,把劉老的處方單給我。”
實習生李林立刻給出了處方單。
老農把處方單交給悠哉博士,說:“來吧,分析吧。”
悠哉博士接過來,先是皺眉看老農一眼,然后再看處方單,只見上面簡單地寫了病人的病情和辨證:“病人脅下做疼,辨證為肝虛不能調達,治以補助肝氣,疏肝化郁。”然后下面是方子。
悠哉博士拿過來,還沒看方子,首先小聲念叨:“肝虛,不能條達?”
老農問:“博士,你別是連辨證都看不懂吧?”
悠哉博士說:“那我需要看到完整的病歷,而不單單是一個處方單。”
老農扭頭對郭偉林說:“去給他打印一份出來。”
郭偉林就是這群南中醫實習生的帶隊小組長,現在這群實習生都還在藥房混著呢。他聽了老農的話,立刻就去打印了,然后拿給博士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