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眉頭都皺了起來。
顧植山則道:“諸位,聽我說一句啊,我們分析疫病或者時病,都是要考慮到時間的。你們看看現在是春節前后啊,是歲氣交接的時候。”
“所以這個病機啊,是會發生變化的,我們在分析病人病情的時候,可不能專注過分析一個兩個,或者執拗于某些細節,而是要站在整體上進行分析。”
大家點點頭,還覺得挺有道理。
張德中院長問:“那您從整體上來分析,這次的病疫屬于什么?”
顧植山說:“跳出細節的不同,放眼從整體上來看,我們不難分析出這些病情總體上都是以燥和濕多見,所以我覺得屬于燥濕疫。”
好家伙,又來一個!
本來大家覺得這個整體觀的角度非常好,可是你這個整體觀得出來的結論,怎么又是新的呀。
高級別專家組的同志們頭疼了,不過這也在情理之中,動用高級別專家組了,就證明了這玩意兒不好弄,從辨證第一步就開始爭論了。
這也是中醫和西醫的不同,西醫認識的微觀世界,不停地放大放大再放大,分離分離再分離。
好,找到了,就是這個從來沒有見過的病毒。
怎么治?不知道,開始剛發現,目前沒有特效藥。
中醫則是從宏觀角度出發的,執簡馭繁,治病因素無非內傷外感,治的也是人體得病之后的反饋,中醫治的是人。
而這樣一來,沒有非常明確和統一的意見,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不同專家,有不同的意見,而根據他們的意見能制定出完全不一樣的治療方案。
所以,西醫那邊是,這是新玩意兒,沒有針對該病毒的特效藥,沒什么辦法,
中醫卻恰好相反,辦法太多了,但是能不能治好,究竟是怎么樣的,那就只有鬼知道了。
所以現在都處于一個懵逼的狀態。
但不管怎么說,有辦法總比沒辦法要好。
所以在針對該病毒的特效藥沒有出來之前,中藥就是特效藥!
如果一旦西醫研究出特效藥了,那中醫就不一定比得上人家了;若是等人家研究出可靠的疫苗之后,那中醫就拍馬也趕不上了。
所以在目前這個最難和最危險的階段,中醫還是能發揮很大作用的。
只是這個辨證問題,卻遲遲拿不下。
張德中院長看了看大屏幕,見劉宣伯一直不說話,他便問:“劉老,一整個晚上你都沒有怎么說話,您有什么想法呀?”
大家又都看向劉宣伯。
劉宣伯也是高級別專家組的成員,他蠻早時間就已經回了北京了,現在是視頻參加會議。
劉宣伯在看手上的資料,聽到有人在叫他,他才把資料放下,說:“我只是在想啊……”
眾人都看劉老,側耳認真聽著,劉老資歷很老,經歷過很多大型場面,經驗非常豐富,然后現在又憋了這么半天,大家都很想知道劉老會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