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德希斯倒是沒有理會別人的震驚,他把亥伯龍放了出來,接著用心靈寶石完成了控制之后,就把他丟去了氪星帝國那邊。
現在佐德希斯忙著研究群星的中子盾技術呢。
眾所周知,形成能量護盾的基礎,就是宇宙中的四大基本力。
在我們的宇宙當中,有四種亙古不變的力,分別是電磁力,弱相互作用力,強相互作用力,引力。
其中引力過于弱小,除非是天體級別的質量才能產生比較巨大的引力,因此在能量護盾這種追求小體量的發生裝置上并沒有什么實際用途。
而強相互作用力呢就強得多,他是將原子核的距離極致的靠近在一起形成的作用力,同體積下要比引力強10的38次方倍。
但是也有一個問題,就是強相互作用力會使得物質的密度急劇上升,因而導致質量會變得無比巨大,這種情況下,如果單兵作戰使用強相互作用力來作為自己能量護盾,那么士兵一啟動能量護盾就會動彈不得了。
星際爭霸中的人族也并不是沒有運用過強相互作用力,比如戰列巡航艦這種飛行于宇宙的飛船,他的外層防護鋼板就通過強相互作用力進行過加強。
所以我們在蟲群之心的CG里就會發現,從空中墜落的戰巡艦,造成的沖擊不亞于一顆小行星碰撞地球。
而弱相互作用力非常罕見,是通過交換w+、w-,z三種玻色子來傳遞相互作用,但因為力程很短,衰減速度很快,所以實際用途并不是很強。
唯一能夠比較適合用來制作能量護盾的力就只有電磁力了,它的能量獲得簡單,強度也并不比強相互作用力弱。
那么是不是說就能用電磁力制作一個所謂的電磁護盾了呢?這其中還有一個關鍵問題,就是事實上所有的力和物質基礎是分不開的。
化學反應,機械運動的主體是電磁力,所有摩擦、彈力、所有機械運動,本質上是原子、分子外電子的交換,電場、磁場之間的碰撞。而電磁力形成的維系物質存在的關系叫做化學鍵。
所以本質上來說,我們生活中所見到的鋼板他也是一種能量護盾,因為鋼板中的鐵原子碳原子,依賴核力將質子和中子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電子在它周圍以一種“狀態”的形式存在著,通過交換光子傳遞電磁相互作用。
大部分所謂的能量護盾,其實很大程度上還是停留在通過電磁能來強化材料的硬度,讓材料本身的強度超過自身的極限。
對于完全掌控電磁力的佐德希斯來說,中子盾這種將中子鎖定形成堅不可摧的護盾很容易就制造了出來。
然后運用到氪星帝國的各種飛船上。
雖然氪星帝國已經有了奧特曼,不需要飛船來打仗,不過日常還是需要飛船進行運輸或者其他事情的。
再加上掠奪者猖獗,有個中子盾就能保證這些飛船能夠安然無恙。
并且,中子盾也可以運用在星球保護傘上,避免被敵人用殲星炮進行攻擊。
也可以防止敵人入侵和跳幫登陸星球。
同時,佐德希斯還利用自己新得到的氪星知識完善了這種中子盾。
由于原子核間距并未改變,而是通過技術手段加載了一個能夠使得強相互作用溢出的力場發生器,使得強相互作用“溢出”,將作用范圍擴大到中子大小。
因此這些中子盾的密度是正常的,所以它們的質量也不會大得離譜,保持了制造它們的原始艾德曼合金和振金材料的重量,而不是和小型中子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