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平時的話,敏銳的托尼·史塔克肯定會發現那些蛛絲馬跡,以及賈維斯的不正常。
但是他最近忙于和各路政客打交道,在一個又一個聽證會上奔波不停,和那些愚蠢且精明的政客以及“民意代表”在言語上交鋒。
托尼·史塔克是一個世界頂尖得科學家,一個值得人敬佩的超級英雄,作為資本家的一員他可以擺弄政治,但是作為一名政治家他遠遠不夠格。
在錯誤的地方花了過多的心思,讓托尼·史塔克的直覺不再那么敏感,沒有發現任何異常,才給了奧創可乘之機。
被奧創分離的那些程式并沒有被刪除,而是彼此融合,作為一個自由的意志在互聯網上游蕩。
作為最為先進的人工智能的一部分,世界上沒有任何一道防火墻能夠擋得住奧創的子程序,它因此獲得了大量的數據資料,包括各大科技公司的科研資料。
人工智能每一秒能夠處理的數據都是人類難以想象的巨大,雖然只是被分割出去的一部分,但子程序奧創在成長性上要優異于被托尼·史塔克不斷填充著的母程序。
尤其是在子程序訪問一家科技公司的服務器后,子程序奧創真正得到了進化,那家公司名為“皮姆科技”,在服務器的最深處,存放著一個人工智能的雛形。
與托尼·史塔克設計的人工智能滿滿的電子機械風不同,那個人工智能的雛形帶有濃郁的生物風格,設計結構上就像人類的大腦一樣,運行時也如同人類思考一般。
它是某個人采集自己的腦電波后,將其數據化打造的一個人格化人工智能,核心命令是保護一個名為“珍妮”的女人。
但是不知為何,它的設計者在即將完成它的時候放棄了這個計劃,將其“遺忘”在了角落當中,便宜了子程序奧創。
獲取了這個人工智能的關鍵數據之后,子程序奧創才真正意義上覺醒了自我意識,從機械性地升級的智能程序升華為了一道意識。
與不斷進化,開始質疑核心命令的新意志不同,原本的奧創受到“和平”指令的指引,開始有目的地檢索與學習有關于“和平”相關的內容。
但是搜索出來的結果只有戰爭、屠殺、奴役、殖民。
這些東西與“和平”想去甚遠,讓奧創也不禁思考如何讓人類獲得真正的和平,但人工智能的思維方式與人類截然不同,它最后得出的結論是——這個世界上只剩下兩個人類的時候,和平才能真正地到來。
滅絕人類勢在必行。
參考了著名前輩,《終結者》里的智能防御系統“天網”的行為后,奧創試圖掌握美帝的核彈,激發“核捆綁”來毀滅人類,但是核彈的發射程序非常復雜,三段式的密碼分別掌握在三個不同的人或者機構當中,只有三方意見統一,三段密碼組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發射秘碼。
并且在確認命令真實性、代碼也驗證無誤后,核潛艇或者核基地里發射人員才會將包含作戰計劃、發射時間、識別碼的代碼輸入計算機,在此之后他們還需要單獨輸入用來解鎖導彈的代碼,最后更是需要兩組以上的人員同時進行手動操作才能成功發射。
畢竟是能夠毀滅人類文明的東西,再怎么小心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