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克魯七世皇帝在自己的王宮接見了來自不同星域的將軍和封疆大吏們。他需要商討關于對銀河系的戰爭的計劃以及可能性。
“銀河系第三懸臂,名叫地球的地方?距離我們二百二十萬光年?”
開口的是斯克魯帝國,仙女系外層防御圈的最高統帥——尤達爾。
“向銀河系開戰并不是一個很好的舉動,因為新星軍團的總部就在銀河系的第四懸臂上。我們的軍隊如果大舉出動不可能瞞得過新星軍團的監視。他們太愛管閑事了。”
尤達爾皺著眉頭,冷著自己的一張綠色的斯克魯星人的臉說道。
“而且因為新星軍團的關系。我們在銀河系的方向并沒有建立任何星門。如果利用泰坦級戰艦進行宇宙躍遷,也許等到我們趕到地球的時候時間都過去數百年了。”
斯克魯七世皇帝交叉著十指。
“那么派遣先遣隊呢?以一百艘突擊艦為單位進行躍遷,我們的軍隊最快什么時候能夠到達地球?”
“如果是以速度為特長的突擊艦的話,一百艘的突擊艦一起躍遷,大概只需要三年的時間就能夠輕裝前往地球。”尤達爾思考了一下。
星際躍遷并不是隨隨便便像開汽車一樣給個油門就可以走的。這是需要多方面考慮的,包括躍遷時所開辟的躍遷通道之間的互相拉扯而產生的干擾效應。
質量越大的飛船干擾效應就越大,并且干擾的范圍也越廣。短距離躍遷也許沒有什么差別,比如從地球到冥王星的這種距離,因為距離太短不會有什么太大的感受。
但是當躍遷距離超過一定長度的時候,干擾效應就會發揮作用。
它會讓躍遷的方向出現巨大的偏差,你可能航行到一片完全陌生的星域從而迷失方向。
如果碰到最糟糕的情況的話,你甚至可以直接躍遷進入了一顆恒星的內部甚至引發恒星的爆炸,要是出現這種情況的話,一隊星際艦隊都會損失慘重。
所以艦隊規模越龐大,需要進行星際躍遷就需要越多的計算。在星際艦隊中戰艦的操控是高度自動化的,實際上要借助人力的地方很少。
而真正需要人來處理復雜情況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考慮躍遷所帶來的干擾。
艦隊統帥需要下面的參謀和技術官不斷的統籌數據,安排好整個艦隊的躍遷情況。避開所有可能危險的線路。
就像是大航海時代的帆船需要避開海面底下有可能出現的暗礁一樣。看似平靜的宇宙實際上并不安全。
宇宙中無處不在的宇宙射線對星際艦隊來說是一種考驗。地球所在的地區是很平靜的地區,也只有這種宇宙潮汐平緩的地區才能誕生生命。
而那些宇宙射線強烈,有著巨大宇宙潮汐的地區就像是大海上的海嘯或者是暗礁一樣。能讓所有的星際艦隊折戟沉沙。
宇宙射線放射出的能量足以殺死任何沒有做好防護準備的生物。而可怕的宇宙潮汐所帶來的引力可以輕松的將整個太陽系,甚至比太陽系大十倍的恒星系撕裂成碎片。
即便是星際躍遷也不能從這種地方經過,從這走簡直就是在賭命。因為新星軍團的關系,斯克魯人對于銀河系保持著微妙的態度。他們不是很想去碰這片新星軍團的自留地。
對于銀河系的探索也開展的不是很順利。就像是大航海時代需要有船只去探索新航線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