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小報的無良編輯為了吸引眼球,給自己一行六人挨個取了中二感滿滿的外號。網上能看到的報道在這就已經結束了。
北條一輝估計后面部分,應該是回溯整個豐田警視廳事件的經過,不過畢竟網頁版本沒放全,到底還寫了啥自己也不知道了。
注意到北條一輝看完了新聞,有坂靜香湊過去笑著問:“前輩前輩,有沒有覺得捷太格特的破壞龍,這個稱號真的好帥啊。哼哼,比其他幾個人的都要好哦,要不要以后都這么叫前輩呀。”
“不要,謝謝。”
北條一輝理理頭發,有些無奈,作為當事人之一的有坂靜香,就不覺得很羞恥嗎?
日本很多媒體都喜歡給人取一些非常夸張的外號,比如什么4000年一遇的美少女齋藤飛鳥,一萬年一遇的美少女太田夢莉。
也許這是日本的一個歷史傳統也說不定,像織田信長就被大家稱為第六天魔王,武田信玄也被叫做甲斐國的猛虎。
不過日本媒體這個浮夸勁兒,感覺也被大洋彼岸的其他人學去了。北條一輝想起前世看的歪嘴戰神系列贅婿廣告,里面主角的外號很多也挺奇葩的。什么太乙神針、太乙金針、龍王之類的。
自己被無良報紙稱做破壞龍,指不定也是和贅婿劇情一樣,是要繼承百億家產的龍呢。
搖搖頭排除這些沙雕雜念,北條一輝還是重回摸魚的正軌,上班時間又是不明不白就過去了。
出了點車站,先到馬路對面的音像店,把昨天看完的《少女與戰車劇場版》光碟還了,懶得再過一次馬路,北條一輝干脆調整了一下自己的回家路線。
正走著,聽到邊上有小孩子的嬉戲聲,北條一輝看了過去,一群小學生正在追逐打鬧,原來這里還有個小公園嗎。
原主的記憶里并沒有這個地方啊,倒不如說雖然這是他,理論上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可自己卻并不怎么了解呢。
北條一輝還在那感嘆呢,一個戴著黃色通學帽,背著書包的小男生向他跑了過來,還揮著手大喊:“哥哥救我!”
這是什么情況,后面好像還有個人在追著這個男孩,等等,難道自己遇到了人口拐賣現場嗎,不是說日本是世界上拐賣兒童率最低的國家嗎?
顧不得想這么多,北條一輝把男孩護在了身后,但縱使如此,那個人還在向這邊奔過來。這還是自己第一次在日本親歷犯罪現場啊,該怎么辦呢,是不是要趕緊找巡警,還是拉著小男孩先跑。
生活經驗的缺乏真的害人啊,北條一輝還在糾結中,那個人已經跑到了他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