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權之下,就是高維種姓,高維種姓內部的子種姓,又包含了大多數的農民。
然而,伴隨著葡萄牙人、荷蘭人,以及最終大順的先后到來,情況發生了變化。
先是葡萄牙人大規模推廣天主教,使得在佛教內低種姓的很多人皈依了天主教。
高種姓的人對佛教的信仰更深,多數選擇跑路去了山區,這才空出來大量土地。
而像是捕魚、采珠的卡瓦拉種姓,本身捕魚就是殺生行為,在錫蘭的特色佛教里不受待見。
再比如薩拉加瑪種姓,是搓肉桂皮的,和朝鮮國的白丁種姓差不多,也是低種姓。
還有杜瓦拉種姓,燒石灰的,也是低種姓。
問題是,伴隨著大順占據錫蘭的西南部地區,大順的商業資本是來賺錢的,并且很快把大順國內的那種世俗化風氣帶來過來。
什么叫世俗化
揚州生員去諂媚鹽商,被游歷至此的秀才驚呼天地翻覆,這就叫世俗化。
采珍珠、肉桂種植、燒石灰、建筑等等行業,這才是真正賺錢的行業,也是大順真正在意的行業。
種地種地大順用得著這群高維種姓種地種地很難嗎
大順對占領整個錫蘭,毫無興趣,一丁點興趣都沒有。
錢的多少,決定社會地位。
低種姓的捕魚采珠的、燒石灰搞建筑的、搓肉桂種植的,這些既是在被拉入世界貿易中賺錢的行業,也是大順資本急需的人才。
大順的資本,對在這里維系小農經濟種水稻,沒有一丁點興趣。
于是,這些低種姓的手工業者,很快造就出一批伴隨著大順的殖民統治而富庶起來的人。
很簡單的故事,一個被大順扶植起來的、開大型石灰廠的杜瓦拉低種姓種族,一年收入萬八兩白銀,這時候遇到個高種姓的小地主,小地主說我高種姓、你低種姓,石灰廠廠主會低三下四地為他服務還是會掏出二十兩白銀讓保鏢把他打一頓
大順內部都已經禮崩樂壞了,在這種邊緣的資本主導的地區,更別提了。哪還有什么禮、種姓。
本身當初大量的高種姓人都跑路去了山區,如今低地的種植業又基本以大順的府兵村社、種植園為主。
很快,可能是各國要適應經濟基礎而必然會出現的“宗教改革”,也就在大順的影響下,于錫蘭的大順占領區爆發了。
有點類似于前朝的心學、泰州學。
融和了原始佛教、漢傳佛教、暹羅地區教派的一個名為灰衣派的“佛教復古運動”爆發了宗教改革,總是打著復古的旗號來的,也只能搞托古改制這一套。
兩個訴求。
第一個,僧團取消種姓限制,復古佛陀的眾生平等理念。
第二個,接受大順的官方管理,僧團出家者愿意接受官方度牒。
不用想,這個灰衣派的階級基礎,就是原本低種姓、但伴隨著被卷入世界貿易而提振了經濟水平的薩拉加瑪、卡瓦拉、杜瓦拉種姓。
很快,這個灰衣派就在大順禁教的風潮下,快速席卷西南地區。本身,很多僧伽羅人所謂的“皈依主的懷抱”,也就是會畫個十字的水平,見著寺廟就會進去拜一拜。
至于這里面還有多少佛教味兒只能說,一個讓捕魚采珠這種殺生行業的種姓都能相信他們捕魚采珠不影響輪回的,大致什么樣也猜個差不多了。
大順當然樂于如此,非常有利于大順在西南地區實行統治。
xbi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