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他所鼓吹的傳統,到底是個啥玩意兒,真的挺抽象的好的、道德的、不自私自利的、有奉獻精神的總之,一切褒義詞,都是傳統。
而與這些褒義詞相對的,那都是不傳統的罪惡,而現在這么亂的原因,就是傳統盡失云云
這連舊瓶裝新酒都算不上,各國扯犢子都這么扯,眾正盈朝反對奸黨的時候是這一套、新舊黨爭的時候是這一套、法革之后復辟還是這一套。
當然,博林布魯克自覺關于黨爭問題的看法,也算是此時歐洲各國的很多傳統的精英階層的一個并不邊緣的觀點。
比如,華盛頓就說由于兩黨紛爭所產生的天然報復心理,而使斗爭愈演愈烈。在不同的時代和國家中,這種黨派紛爭的交替統治,干下了令人厭惡的罪行,本身就是一種可怕的的主義
比如,杰斐遜說如果要和黨派一起進入天堂,我寧可不去天堂。
比如,孔多塞說法蘭西共和國的基本需要之一,就是不要政黨。
當然,此時博林布魯克子爵的這一套想法,很多都被灌輸到了即將繼位的喬治三世身上,也就是老國王喬治二世的孫子身上,因為老國王活著就是在盼著兒子死結果兒子真的死在了他前面,所以是孫子繼位。
而都傳言喬治三世可能用來取代紐卡斯爾公爵和威廉皮特的約翰斯圖亞特這個,在英國市井里,基本上可以理解成呂不韋和嬴政的那些捕風捉影的傳聞。
說是王世子死后,這位就和世子妃、也就是喬治三世他母親,交往甚密,真假那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是歷史上七年戰爭簽巴黎條約的時候,倫敦街頭可是公開焚燒了他和王太后的紙人和長筒襪因為有件事確實是真的,王太后還是世子妃的時候,人們問他約翰斯圖亞特的最大優點是啥世子妃說他有一雙修長的雙腿,所以為啥要燒長筒襪其實還是燒這里面的隱喻。
這種男女關系,在英國不算啥大事。
但約翰斯圖亞特的政治意圖,從未隱瞞。
把英國同德國政治牽連切斷,摧毀輝格黨大家族的寡頭政治,維護國王對議會的支配地位,塑造一種賢君明君支配議會而不是被黨爭支配的政治生態。
并且,他素來認為,自己的事業是正義的。
而且,這種想法理論上是可以實現的。
因為,英國折騰了這么久之后,終于迎來了一位居然會說英語的國王
而一個會說英語的國王,是斬斷英國和德國政治牽連的前提。
現在喬治二世因為拉屎用力過猛,估計是懸了,畢竟也八十的人了。
而局勢逐漸明了,那些英國的鄉村黨、托利黨、被排擠在輝格黨寡頭圈子外的貴族們,頓時也都活絡起來,開始支持還未繼位的喬治三世,并且開始攻擊威廉皮特的政策。
說皮特多次對法國海岸的襲擊,耗資巨大,除了他自己的面子和榮譽,什么都沒得到,還為他制定了一個專有嘲諷短句
eakgdosithdgueas。
拿金錁子砸人家玻璃的傻吊。
說大順對印度的襲擊,都是因為威廉皮特咄咄逼人的海洋帝國政策,使得“因為在印度的激進政策,引起了中華帝國的警覺和恐慌,于是才選擇攻打印度。如果不是這樣的激進政策,中華帝國并不會向印度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