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滅淮南淮北私鹽的,是劉鈺在海州興建的大型曬鹽場和蒸汽揚鹵設備淮南的小鹽戶們,你們隨便煮私鹽,但凡你們用柴禾和蘆葦草煮的私鹽比海州大型曬鹽場的鹽還便宜,那就算劉鈺的改革反動、遏制了生產力進步。
當海州因為生產力進步而生產的鹽,在加了鹽稅還比淮南的煮私鹽便宜時,自然也就沒有了私鹽的市場。
反過來,既是說,假如英國的生產力,強悍到足以形成對其余國家生產力碾壓的地步,那么英國便無需堅持航海條例,相反英國的資產階級和貴族們會試圖廢除航海條例,擁抱自由貿易。
而歷史上,航海條例是哪一年廢除的呢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前一年,也就是1859年,正式廢除了航海條例。
換句話說,19世紀50年代,英國憑借工業革命,正式完成了對其余國家的生產效率碾壓。
同樣的道理。
北美十三州,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對重商主義和自由貿易開始感到不滿的
1750年。從這一年開始,北美對英國從貿易順差轉為貿易逆差。
重商主義,和航海條例,不再是保護北美十三州工業萌芽階段的利器,而是成為英格蘭資本家試圖霸占產業鏈高端的工具法律,是統治階級的統治工具,由此可見,北美十三州的人并不是英國的統治階級。
而這一年,從唯物主義的史觀去看,也就是老馬說的“英國基本消滅了自耕農經濟”的一年。
故而,實際上,很多問題,撥開迷霧,很簡單。
既沒有什么平凡偉大的民族性,也沒有任何的神圣性,俗不可耐。
大順這邊的戰略,恰恰是撥開了這些迷霧之后而制定的。
很多東西,不過也就是“逆練”的成果而已。
比如這一次在直布羅陀停靠的幾艘商船,原本是跑日本貿易的。
因為劉鈺知道,如果放開貿易管制,那么跑日本的商船,就到了拼航運成本、拼皮薄餡大的階段了。
而經過簡單的計算可知,即便對日貿易,增加足夠的軍事義務和強制規定比如培養注冊水手、比如強制要求采用大型遠航重裝商船其利潤,依舊高于買地囤地收租。
是故,可知,在貿易管制的情況下,即便增加軍事義務和強制規定,其利潤回報率依舊可以促進中日貿易繁榮。
這個道理很簡單,如果放開貿易管制,哪個資本家會選擇對日貿易的時候,用昂貴的柚木做龍骨、用檜木和橡木做甲板船身、去個日本琉球為什么需要商船隨時可以改裝成可以裝備16門重炮
為什么不去造更廉價的福船沙船為什么不學荷蘭造皮薄餡大的馬車夫商船為什么要為海軍培養實習水手海軍一毛補助都不給
我這么做。
別人不這么做。
是我會破產還是上天能大發慈悲覺得我為國計長遠讓我發大財,叫那些皮薄餡大的破產
從自由貿易的角度看,大順對日貿易的管控,比滿清有段時間對日貿易的政策都落后,甚至落后的多專營、壟斷、強制軍事義務、高價強迫購買威海造船廠的標準化重裝商船。
但這個落后的結果,就是二十年后,當大順需要干涉歐洲事務的時候。
大順可以從東洋貿易公司,征調30艘左右的重裝商船,和大量的注冊后的水手,毫無滯澀地開往歐洲。
就像是中國以市場經濟和國內消費大市場,把火藥用在煙花爆竹上,塑造了幾個知名的鞭炮產地;而歐洲則用貴族投資、政府干涉、給伽利略、拉瓦錫等額外補助金的手段,逆市場而動,去研究彈道、火藥配比、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