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歲、或者十歲左右的時候,目睹了部落發生天花、經常死人的殘酷場景。
然后就是大順的牛痘萬里接力,把他們的手臂劃開,給他們接上牛痘的豆漿。等著自己全身開始長水泡的時候,再用他們身上的水皰接種在部落的大人身上。
再然后,就是跟隨部落在自己部落的領地內狩獵,歡呼雀躍地嘗試大順商人賣給他們的鐵鍋燉煮的食物。
學會了喝酒,用那些他們積攢下來的毛皮,從大順商人的手里換一桶高粱酒如果是女孩子,則會換一些大順的花布,或者一些他們根本沒見過的柿子餅、棗、桃脯之類的玩意兒。
再再然后,就是懷揣著走出去、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想法,加入了大順組建的散兵或者森林輕步兵連,開始學著適應那些新式的膛線木托子彈的步槍。
和遙遠的黑龍江或者烏蘇里江、外興安嶺、苦兀島、蝦夷、檀香山、育空河、海達等地的差不多命運的人一起,吃皇糧,賺軍餉。
一部分人去了西域的尹犁河,在那里長期服役;一部分駐扎京城,之后跟船到了歐洲,參與歐洲的戰事。
應該說,他們和北美東海岸的那些印第安人不同,和英國人并沒有血海深仇,畢竟之前沒見過。
但作為士兵,吃著軍餉,拿槍打人,這種事,在他們看來,也就真和獵殺動物差不多。
槍法嘛,總是練出來的。
對大順的正常士兵而言,開槍是訓練,朝廷還得出火藥,非常昂貴。
但對他們這些家里基本都算是鯨海毛皮公司外圍雇員的這些人而言,火槍就是個賺錢的工具。
想喝酒,得打獵。
一張皮子,打眼睛打嘴,還是打身體,最后剝下來的價格是不同的,換的酒也是不同的。
就像是樞密院編制戰斗工兵的時候,會優先在寶石礦、金礦、煤礦等選拔兵員一樣。
亦或者后世的坦克飛機才興起的時代,用拖拉機種地和用飛機噴灑農藥的農民,是優秀的坦克兵和空軍兵員類似。
這也算是大順特色的產兵結合。
故而他們的槍法,相當不錯。
缺點就是紀律性很差。
尤其是論及對殘酷戰場的忍受力,比如需要嚴格隊列的線列步兵,絕對比不上那些從災民和死人堆里挑出來的兵員。
不過作為散兵和森林輕步兵,這些缺點幾乎可以無視。
散兵的作用是自由射擊,森林輕步兵的作用是將來往五大湖地區扔支援龐蒂亞克酋長的反英起義,這些都不需要非常嚴格的紀律性,尤其是五大湖地區的茂密森林中作戰。
現在這種階梯后置部署的防御戰,也差不多,至少并不需要那種變態般的、平原野戰的列陣紀律。
這些北美出身的散兵,射的很輕松,真的就像是服役之前打獵一樣,將那些紅色的大龍蝦,一個個放倒在地。
甚至,還有時間回頭沖著那些在那忙著裝填火藥、刷大炮內的火星殘余的炮兵,開幾句玩笑。
htts:book101016812061841ht
天才地址。小說網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