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反動激進這些東西,是有個中軸的,這個中軸在隨時代和現實不斷移動,導致區分起來不能刻舟求劍。
托利黨是反動派,因為他們是地租得利者,并且支持王權復辟。但他們如果在大順,就是保守派;而此時大順的反動派,是那些試圖瓦解帝國統一市場、退回井田舉薦制、再封建的復古派儒生。
皮特在這里,被劃分為保守派,維系現有體制。理所當然的保守派。
雖然他的作為,在英國被托利黨和輝格黨主流轟擊,說他在踐踏傳統,實際上他才是傳統的守護者。
因為他知道,英國的“傳統”如果把英國這些年富庶強盛的原因歸結于“傳統”這個神奇的概念的話那么他的做法,的確就是在維護傳統。
當然,格倫維爾看的那篇文章,那篇已經在英國引起軒然大波的文章,措辭還是很諷刺的,而且夾雜了頗多的人身攻擊。
說在不久的將來,皮特,將被走私販子、壟斷專營商,塑成神像,頂禮膜拜。
在這篇文章里,討論了消費稅的問題。
說皮特反對消費稅,但卻并不反對航海條例和對每艘商船征收的航海稅。
那么,他這種對消費稅的態度就很可笑。
對蘋果酒加稅,被皮特認為是損害了人民的利益。
那么,對一艘裝滿了蘋果酒的船,加稅,就被皮特認為是英國強大的基礎。
那么,對蘋果酒加的稅,最終是英國人掏錢來支付的。
為裝滿蘋果酒的商船加的稅,難道是船主支付的嗎
由這個邏輯衍生出來,就是說,支持航海條例的,要么是有壟斷專營權的貴族和大資本;要么就是有走私渠道的走私販子。
而皮特向來以“大平民”自居,自然不是大貴族。
由此可證,皮特眼中,“走私販子”等于“平民”;甚至,只有走私販子,才算是平民。
這篇文章主要是用來人身攻擊、煽動不滿、唆使愛爾蘭人、蘇格蘭人、北美人、猶太人,天主教徒、正常的不做走私貿易的清教徒和圣公宗教徒,一起反抗英國的。
但在煽動之外的邊角料,還是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皮特在守護舊時代,是個大保守派,對于嶄新的時代一無所知,只是將過去的經驗當做金科玉律。
這里面當然夾雜了不少的私貨。
比如諷刺英國的政策,因為“保護的太好了,所以賺錢的工場主都沒有動力去提升技術,被時代甩開是必然的”云云。
當然,這話這時候說,就是屁話。
因為道理說不出毛病,誰也不能說這句話,在完美世界里是錯的。
但要是英國在1800年之前就不去保護了,升級技術是不太可能,直接被“五分之一勞動力價格的印度”打的紡織廠全部倒閉、商船航運業被荷蘭錘到全部破產倒有可能。
雖然,實際上,其實大順現在玩的這一套,和英國玩的這一套,本質上是一樣的玩意兒,但是皮換了,看著就大不一樣。
往大了點了說,這就是大順內部爭論“做天子”還是“各管一攤當霸主”的區別。
其實,本質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