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主要就借著一件事,來扇動,就是之前華盛頓在北美打的那場敗仗,莫農加希拉戰役。
主力是愛爾蘭人組成的第44和第48步兵團,被法國人和印第安人打了個大敗,幾乎全軍覆沒。
戰敗的原因也很簡單,戰術死板,指揮列陣線戰,照著歐洲大平原和戰術,在森林里和印第安人打。
被印第安人從森林側翼偷了,一波亂射,印第安人用火槍壓制了英軍,直接把英軍側翼打崩。
英軍主將布雷多克,被印第安人用斧子把頭給剁了。副將和北美民兵指揮華盛頓跑路。
事倒不大,就是主將無能、戰術死板。
但關鍵是第44、48兩個步兵團,是愛爾蘭人組成的。這就給陰謀論了大量的寫作空間。
英國人不相信愛爾蘭人,愛爾蘭人在軍中受歧視,這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內部矛盾本來就大。
之前的愛爾蘭羊毛法桉,更是直接掐死了愛爾蘭的手工業和紡織制造業,矛盾日深。
戰爭開始之前,又剛爆出來“有大量秘密的愛爾蘭天主教徒加入軍隊”的事,導致了一場對愛爾蘭團的清洗。
這樣一來,寫點扇動性的文章,不要太簡單。
這和北美的情況是類似的革命,不是革命家制造出來的,而是被統治階級逼出來的社會基礎。
愛爾蘭這邊受到的不公待遇,使得44團、48團的覆滅,成為了“一場借助印第安人來消滅愛爾蘭人的早有計劃的預謀”。
上岸之后,大順這邊的人就沒干別的,全程都是“張榜安民”、“演說大義”。又將被俘的愛爾蘭民團,教育一番,臨走前全放了。
最搞笑的便是幾個被俘的愛爾蘭軍官,直接私下里向大順這邊的人表示自己是秘密的雅各布派,一直隱藏在英軍當中,為的便是有朝一日法國人帶正統歸來,他們屆時便會調轉槍口云云。
大順和法國這邊臨走之前,給愛爾蘭人留了句口號。
“要么自由貿易、要么武裝起義”。
其傳播之快、傳播之廣,當真是如野火燎原一般。
順帶還寫了一封告愛爾蘭士兵書。
大意就是,如果中法這邊進攻愛爾蘭,是來解救他們的,列舉了英國把他們當殖民地的種種罪惡,以及禁止他們發展紡織業、必須強制從英國進口高價商品的等。
如果不來,那么英國為了自保,一定會增加在愛爾蘭的征兵。到時候,參軍的愛爾蘭人,就應該團結、聯絡,結社、會黨,趁著英國需要你們當兵的機會,告訴英國人如果不給你們國民待遇、不給你們自由貿易,那么你們就要起義。
這種事,尤其是軍中私下聯絡、秘密會黨結社的事,說出來就不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