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五月末,大順的第一批動員的商船,已經抵達了費城。
這一批商船在塞內加爾泊靠補充了糧食后,沿著三角貿易的經典航線,抵達了費城。
于是,整個北美,呈現出一種仿佛后現代般的魔幻場景。
法理上,大順和英國現在正處在交戰狀態。
事實上,也在打。而且對北方和西北進攻的軍隊里,還有不少各州的民兵,尤其是弗吉尼亞和馬薩諸塞,都有民兵參加。也就是說,實際上,大順也正在和北美交戰。
但是,另一方面,兩邊卻其樂融融。
北邊打北邊的。
南邊該做生意,照樣做生意。
甚至于因為英國在西非的海軍力量失去了支點,使得法國與荷蘭重新掌握了奴隸貿易的主動權。
原本這是英國壟斷的貿易,尤其是往西班牙殖民地運送奴隸,這是當初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戰后格局,是西班牙簽字承認的。即便詹金斯耳朵戰爭打到最后,西班牙花了150萬兩買回了這個奴隸貿易專營權,但英國人的商船畢竟更多,西班牙的貿易管制太復雜,實際上依舊還是英國掌控著奴隸貿易的主動權。
但現在,不同了。
法國人的奴隸貿易,本身也是官方授權的半壟斷狀態。荷蘭雖然管的松,也雖然之前幾次對英戰爭一敗涂地。
但伴隨著大順下南洋,與荷蘭商業資本合作,這幾年荷蘭的奴隸貿易也“蒸蒸日上”。
于是,北邊,北美民兵和英國正規軍,正合中、法、印第安人部落、天主教徒民兵打的熱火朝天。
南邊,歌照唱、舞照跳,法國人的奴隸船前所未有地受到了南方州的歡迎,以補充因為英軍海上貿易被切斷之后的奴隸不足。
費城正在開會。
南方的種植園主嗅覺靈敏,知道大順肯定要把英國的航海條例干廢。由此可知,他們的種植園產業即將大發財,不再有一口通商的列舉商品法限制,意味著他們即將迎來在南歐和中歐市場的大發展。
于是南方的種植園主,都在迅速擴大種植園規模,增加奴隸數量。
不只是在賭未來,更是因為這是在爭奪奴隸的“定價權”。
一開始打起來的時候,兩邊互相傷害雖然說,北美這群人和非洲那群人,沒讀過正兒八經的經濟學教材,但這不代表他們不清楚物價走向。
北美、加勒比等地區的種植園主,一開始都琢磨著:你看啊,這兩邊打的熱火朝天,打成世界大戰了。奴隸貿易肯定受影響。那么,是不是很容易得出結論奴隸的價格要暴跌
因為兩邊打的熱火朝天,奴隸貿易受到影響了,大量奴隸積壓,那不是說明價格肯定得跌價嗎
這個道理,不用讀經濟學教科書,也是完全可以知道的。
然而,他們萬萬沒想到,非洲那些賣奴隸的,雖然也沒讀過經濟學教材,但是居然也知道聯合起來漲價
大量的奴隸供應商、酋長們,居然沒有選擇卷、互相降價,而是聯絡起來,減少奴隸的供應,提高奴隸的售價。
這些奴隸供應商發現,伴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打,糧食的價格節節走低,雖然很反常識,但現實就是如此。
北美的大量商品糧,因為英國地主保護糧價和中法劫船的緣故,導致北美的商品糧無處可去。
而北美急需的,是貨幣、是奴隸、是糖。
新英格蘭地區、中部地區、尤其是康涅狄格等種小麥苞米的州,他們也沒啥別的產業,種別的玩意兒也不行。
大量的自耕農,或者是那種帶有家庭奴隸的小農場,動輒三四百畝地。他們要把糧食換成他們用的東西,當然,換成錢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