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加工的茶餅。
南洋的。
有香料。
錫蘭的。
有桂皮、寶石。
剩下的諸如折扇、漆器、苦楝樹虱子油、漢服、女性貴族用狩獵氣泵槍、甘油、高端精致主要賣櫝的甘油
從大到小、從南到北。奇奇怪怪的商品,五花八門。
除了北美自己不缺的糧食、酒、糖、生鐵之外,北美和英國之間的貿易聯系,可以說,除了英文版的圣經這種大順能產且有利潤但因為政治原因不可生產的之外,全部取代。
精美的瓷器,裝在沙土中,用發芽的麥子生出的根須,將沙土凝結成塊,極大地保證了運輸的成品率。
低端的茶葉,用蒸汽機攪碎,發酵之后,壓的緊緊實實,極大地提升了裝貨量,也使得茶葉的運輸耗損降低了最低。
中高端的茶葉,買茶葉,送茶具。
低端的棉布,厚實、耐用,正適合北美的自耕農和拓荒者。
織布的婦女用漿洗法確保了經緯的韌性,使得這種粗布極為結實耐用。
這不是啥新技術,騾機發明之前的經線韌性問題,可以用這種經團上漿的辦法解決。
松蘇特色的包買制和織機下鄉等,只是在紗線這邊采取了工場制勞作,用批量上漿的辦法解決了經線韌性問題。老技術、笨辦法,但很有效。
高端的紡織品更不用提,大順連皇家用的都開始搞承包制了,高端紡織品只要不僭越當然是可以流通的。
這個思路的轉變,一個是因為吸取了前朝的教訓。
另一個則是皇帝這幾年真的有錢了,且錢真的能買到東西了。
這些林林總總的商品,經過大順的注冊商船總動員后,以一種要徹底取代舊的三角貿易“工業品生產者”的姿態,出現在了大西洋。
當然,現在大順這邊確定了“荷蘭做歐洲總商埠”的戰略。
那么,過去那種三角貿易,實際上依舊存在。
體系依舊在。
最大的區別在于
過去,三角貿易所需的工業品,鐵,產自瑞典;棉布,產自蘭開夏;鏡子,產自法國;玻璃珠子,產自奧屬尼德蘭;葡萄酒,產自葡萄牙或者法國;朗姆酒,產自北美
以后,三角貿易所需的工業品,就是從商船里長出來的啦
每年六七月份,定時在阿姆斯特丹港口,一鍵刷新。
誠如之前大順這邊一直說的,“感謝”荷蘭東印度公司,開拓了茶葉的消費市場;“感謝”法國東印度公司,開拓了東方奢侈品市場;“感謝”英國東印度公司,開拓了棉布市場。
大順沒有摧毀舊的貿易體系。
甚至成為了舊的大西洋貿易體系的受益者。
只不過,大順摧毀了原本的生產者,取而代之。
以及,為歐洲和美洲留下了一個印象商品,是每年定時從商船上刷新出來的。
htts:book101016812337483ht
天才地址。小說網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