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議會內的老爺們覺得,北美那破地方,賠錢貨,還影響自己的地租收益、降低了糧價,要不要的都行。
現在可不一樣了。
戰敗已是必然,大順的海量貨物馬上就要入潮水般沖進來。
大規模的手工業失業近在遲尺,曼徹斯特和利物浦已經開始亂了。
這些人,如果議會不給他們活路,他們會自己去找溫斯坦利的小冊子的。
活路在哪
真把溫斯坦利的小冊子翻出來,均田、分地,逆圈地運動
還是,不如各位老爺們,一起出點錢,讓這群人滾蛋去北美
去北美的話,北美荒地的土地所有權,是不是要拿到政府手里
這是個不用考慮的問題,即便費城那邊正在談的事,英國這邊還不知道。但卻清楚,北美和法國干起來就是因為西部邊界問題,好容易停戰了,再因為西部邊界和法國人再來一場
但問題是,英國政府如果想拿北美荒地的所有權,變為國有土地,那些在北美瘋狂圈地投機的人會同意嗎
不同意的話,要不要鎮壓
鎮壓的話,靠啥
一旦鎮壓,就不能用黑森雇傭兵。
這是個非常簡單的合法性問題,尤其是漢諾威家族在英國的統治還不穩固,正統性不足的問題一直沒解決的情況下。
用英國的常備軍,最起碼還能叫平叛。
用外國雇傭兵去屠殺本國叛軍,這性質就極端惡劣了只怕真能把一堆原本的親英派,愣生生打成反英派。
當然,對喬治三世來說,問題的關鍵,在于戰后保留數量足夠的常備軍。常備軍,意味著國王的軍權。而國王的軍權,是他所有那些年輕腦子里的所謂雄心壯志的基礎。
而這支常備軍能夠在議會獲得批準的發力點,就是底層起義所引發出的諸多問題。
因為利物浦的混亂,本身就是戰敗之后的預演大順想要的東西,已經在戰爭的過程中拿到了。大西洋貿易格局的改變,并不會等到英國戰敗之后才開始,而是已經開始了,利物浦和曼徹斯特的混亂,就是這種改變的體現。
喬治三世和他的近臣們,顯然清楚這一點戰爭結束,并不會解決這些問題。所以在戰爭結束之前,就要去考慮,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
甭管怎么解決,是解決問題,還是解決掉人。
都需要一支強力的常備軍。至少,戰后裁軍問題上,要保留一支常備軍。
所以說,不要以為英國戰敗,那么英國上下都覺得這是天塌了般的大壞事。
相反,英國這一次戰敗,一些人心里那是恨不得放煙火慶祝的。因為有些事,要不是戰敗了,還不好辦呢。
不管是喬治三世,還是那些托利黨,還有那些輝格黨分裂后分出去的鄉村派,他們高興著呢。當然,只要法國人不上島。
現在看這個樣,法國人怕是也上不了島。大順忙著在北美、牙買加等地折騰呢,沒有大順海軍的支持,法國人是上不了島的。
而對喬治三世來說,這事就更好了。
好容易熬死了爺爺、好容易當個國王。
議會內那群反對派,尤其是皮特和坦普爾這四大家族的聯合,壓的整個議會都喘不動氣。
現在好了。
要么,大家坐下來談一談,妥協一下。別整天組建反對派了,至少現在別組建,趁著這個機會達成國王想要的一些條件。
要么,那事情就得說道說道了。當初詹金斯耳朵戰爭,沃波爾不想打,覺得打仗花錢太多,還是先把國內土地稅問題解決了,你們非要打;這一次和法國人打,還是你們蹦的最歡,現在打成這個樣,這怎么說
妥協,是統治階級必須要學習的一門藝術。喬治三世固然希望壓住輝格黨的激進派,但同樣的,他也不可能讓托利黨一家獨大,重復當初不準托利黨入閣之后輝格黨一家獨大的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