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或者說劉玉輸出的這套“自由貿易”理論。
上來,就不是的10版本。
而是,最開始鼓吹的,就是的20版本。
甚至,是里面還加了一些關于“貨幣問題”的20露s版。
這一套“注經”的出臺,有力地支持了英國國內自由貿易支持者。
在他們面臨著大順商品沖擊、英國絕對劣勢的悲慘情況下,被斥責為“賣國”、“根本行不通”、“這是要讓英國經濟崩潰”的危急時刻。
這個“注經”,無疑給了他們一劑強心針,讓他們重燃希望,重新找到了理論支持。
這,就是“經”的重要性。
沒有這個自由貿易的20露s版,自由貿易這套東西,由大順提出來,在歐洲必然成為臭狗屎,而科爾貝爾和克倫威爾將會成為經濟學大師。
有了這個自由貿易的20露s版,自由貿易這套東西,由大順提出來,在歐洲還是能獲得支持者的,那么科爾貝爾和克倫威爾就是臭狗屎。
經書,有時候,不在于是否能自圓其說、邏輯自洽。
很多時候,在于這玩意兒是否對我有利。有利則用之,無利則棄之。
畢竟,經濟學家,也是有國籍的。
于是,一本內核基于劉玉提出的自由貿易20露s版的、實際上在亞洲寫成、但是流傳到英國后經過英國的自由貿易支持者們潤色的一本經濟學小冊子,出現在了喬治三世等人的面前。
小冊子的全名是以休克的方式,清理英國經濟中的不合理成分,并在休克蘇醒后尋找英國產業的正確方向。
現在這本小冊子,就擺在喬治三世、布特勛爵、哈利法克斯伯爵等“王黨”核心人員的面前。
英國不是沒有人才。
但是,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只怕不是,得需要實踐和現實狀況為依托。
老馬說: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一切已死的先輩們的傳統,像夢魔一樣糾纏著活人的頭腦。
而在大順全面摻和歐洲貿易之前,英國的現狀是什么樣的
的確,大順的新學派,跟著劉玉一起嘲諷皮特,說皮特就是個老保守,別看好像挺激進似的,腦子里裝著的卻還是從克倫威爾時代傳承下來的英國貿易體系。皮特只是個優秀的修補匠,因為即便他做成了,也只是把這個體系給做大了。
但實際上,如果沒有東印度公司在印度攻城略地,無心插柳柳成蔭,最終成就了把眼珠子一直放在加勒比和北美的皮特,那么皮特的政策簡直是災難。
加勒比,北美,西非,這才是歷史、這才是現實,這才是經驗中英國富裕的根本。
而這,恰恰就是最無奈的現實,人們只能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歷史。
從過去的經驗來看,這并不錯。
可問題是,過去,有大順的貨船帶著大順的商品,要來歐洲賣,且棉布之類的商品讓歐洲全無競爭力的情況嗎
既然沒有,那么,現在面臨這樣的局面、這樣必然戰敗、內部經濟已經開始崩盤的局面,英國的人才,又有幾個能夠跳出過去的窠臼來解決眼下的問題呢
過去的經驗、過去的體系,都將崩塌。
這時候,這本以休克的方式,清理英國經濟中的不合理成分,并在休克蘇醒后尋找英國產業的正確方向,無疑就像是溺水者抓住的稻草。
至少,它給出了一個解決方法。
一個不是面向過去的、以克倫威爾的航海法和殖民貿易體系為基礎的方法。
而是一個面向現實和未來的、以英國必然戰敗、關稅必然放開的新體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