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呢絨有很大的市場。在非洲,西非、赤道地區,去賣羊毛呢子怎么可能賣得動
但凡賣得動,歷史上法國可能在1759年由財政部出頭,鑒于貿易被封鎖三角貿易棉布不足,而牽頭組建了南特的棉紡織業以至于在很長一段時間,被非洲人嘲笑為“不用看,只需要聞一聞氣味,就知道是劣質的法國彷制品”
種種這些,都是哈利法克斯伯爵所言的難聽的現實。
在其看來,大順能夠只要關稅問題,而不是準備吃獨食要連奴隸貿易等都拿走,那其實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
很簡單的假設,假設大順自己拿著自己生產的“哀傷之布”,直接在西非換奴隸,誰能競爭
再換句話說,真當馬達加斯加、西非等地,沒有海盜嗎
大量的海盜本身就是奴隸販子,能直接在南非和大順換棉布去買賣奴隸,利物浦也好、布里斯托爾也罷,哪個奴隸販子能競爭
加勒比的種植園、北美南方州的種植園,會愛國守法到放著便宜的努力不用,非要用本國奴隸販子的奴隸嗎
哈利法克斯伯爵的話,就差說“差不多得了,別給臉不要臉了,大順有的是后手”了。
不若趕緊承認戰敗,全面放開關稅,讓大順這邊為了英國市場不被法國占領,而保護英國。
因為,法國想要占領英國市場,得靠武力,來維護法國的重商主義。
而大順想要英國市場,只需要自由貿易即可。
即便哈利法克斯伯爵的話已經說的很難聽了,布特勛爵還是再補了一刀。
“我的陛下,我們必須認識到,中國人實際上已經壟斷了好望角以東的貿易。”
“一方面,他們自己就是最大的生產者,尤其是在被其稱之為再下南洋的活動結束之后,他們連香料都已經完成了壟斷。”
“另一方面荷蘭東印度公司,已經解體;瑞典東印度公司,已經被合股吞并;葡萄牙人連澳門都沒了;丹麥人只剩下了在印度的特蘭奎巴那一丁點地方;法國東印度公司已經瓦解,本地治里都已經贈送了給中國作為出兵的代價”
“只剩下我們的東印度公司,但很顯然,我們的東印度公司也已經破產。”
“也就是說,中國人已經徹底將歐洲所有的東印度公司,都從亞洲驅逐了。甚至包括他們所謂盟友的法國人,也借刀殺人,用我們的力量將其驅逐了。”
“如今,唯一能把東方貿易品運到歐洲的,只剩下了中國人。”
說到這,布特勛爵警告道“既然他們已經成為唯一能把東方貿易品運到歐洲的國家,那么也就意味著,他們在歐洲擁有無數的潛在盟友。”
“如果他們不搞自由貿易,那么他們完全可以將歐洲貿易交給任何一個潛在盟友。實際上他們之前與荷蘭人的合作,就是這種模式。”
“每個國家,都會搶著來拿這個合作權的。”
“即便是法國,他可以不在國內銷售,卻可以對外銷售獲得利潤。”
“就如同瑞典一樣,瑞典也是重商主義,理論上瑞典的東印度公司曾經也不能在本國銷售東方貨物。但瑞典的東印度公司,之前不也是生意紅火地存在著嗎”
“我認為,最好的條件,就是英國取代荷蘭,成為大順在歐洲的合作伙伴。但顯然,我們已經錯失了這個機會在他們再下南洋的時候,我們本有這個機會,但我們錯過了。”
“如果這個最好的條件無法達成,那么我們首先要確保,不會是其余國家,拿到這個歐洲專賣權。”
“所以,其實,自由貿易,對我們來說,算得上是現實一點的、所能達成的最有利的條件了。”
“否則的話如果,法國人成立一個東方貿易品歐羅巴專營公司,而大順鑒于法國的軍力,而選擇法國作為歐洲總代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