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把沿海那群人打疼了,他們自然會出法律,限制西北邊軍的行動。
而沿海那群人,是有力量的,即便北美出現內戰,北美的西北邊軍和土地投機商們,也會在東南沿海的大商人、大順和法國的干涉軍的聯合打擊下,徹底失敗。
所以,不要想著只是在西北邊疆打仗,那沒什么用。
要打,就打東南沿海。
錘一頓,和平就有了。
所以,怎么錘
那也很簡單。
大順不方便出面直接去打波士頓。
所以,路易斯堡的守衛、蒙特列爾等地的防御,由大順幫忙照看。
而法國則集中正規軍、以及復仇心切的阿卡迪亞人,米爾馬克人,以安納波利斯鎮為出發點,襲擾十三州東海岸。
西北邊疆殺一個人。
那就在十三州東海岸報復一次。
只要搞幾波大的,打了就走,千萬不要停留,因為信仰宗教問題,法國不可能有群眾基礎。
勐打幾次后,和平就有了。
要注意一拉一打,分化瓦解。
打馬薩諸塞,不打賓州。因為馬塞諸薩魔怔,而賓州暫時和平。
打弗吉尼亞,不打南部州。因為弗吉尼亞那群種煙的,你打不打他,他都想著擴地;而南部那些種植園州,被牙買加的奴隸起義嚇到了,絕對是巴不得趕緊和平的。
總之,要把十三州拆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拉一派、打一派。
利用東部沿海地區的大商人、大土地擁有者、小資產者的軟弱性、妥協性,來讓他們和中法站在一起,對他們的西北邊疆人舉起屠刀。
而這,顯然不能急。
冬天馬上就要來了,今年的糧食要趕緊收獲,這些遷徙到安納波利斯山谷的“開拓團”種植的糧食,正可以幫助這些已經破爛不堪的阿卡迪亞人和米爾馬克人渡過冬天。
要趕在冬季的大雪之前,趕緊蓋房子、準備木柴。
反正大順是不急著結束戰爭,別說拖到明年,就是再拖個年,那也不怕。
因為大順那邊,用不著戰列艦。
這些戰列艦從建造開始,就純粹是為了歐洲戰爭的燒錢貨。否則的話,是朝鮮需要大順有戰列艦、還是越南需要大順有戰列艦、還是印度需要大順有這么大規模的戰列家主力艦隊
如今看來,錢雖燒著,但是算起來其實還賺錢。
貿易越做越好,大順皇帝還壟斷了一些商品,數錢數的美滋滋;而松蘇地區,更是蒸蒸日上,各種工場勐勁開工,不斷吸納流民,一片勃勃生機萬物竟發的景象。
加之引入了國債體系,直布羅陀圍攻戰結束后,大順可以在阿姆斯特丹,以年息28的低息,發行大順的國債。
這也是有原因的。
因為歐洲的工業革命還未爆發、英國的國債這時候誰買是是傻子。
而原本這個時期,荷蘭的大量金融資本,是跑到了英國的基建上了。
尤其是以利物浦為中心、以伯明翰煤鐵業為軸心、以曼徹斯特的蘭開夏棉布為、以附近的巖鹽為底蘊,而興起的大量運河工程。
要想富,先修路。
英國適合修運河,法國適合修公路,大順北方適合修鐵路也只能修鐵路,總之大家都在忙著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