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這是借雞生蛋,因為理論上是朝廷要修新河道,這征地、移民的錢,得朝廷出。
但朝廷出不起,所以只能借金礦,花的是公司大小股東的錢。
這事,要是辯經的話,也不好說朝廷固然說把金礦的特許經營權給了公司,那是不是還可以辯經去問,這北美的土地、礦產、森林,憑啥就是朝廷的憑啥朝廷說不準私人干就不準私人干
所以大順這邊也不辯,直接上暴力工具我說是,就是。我說不準私人干,就不準私人干。有意見,去和森林輕步兵和海軍巡航艦去說。
官山海,傳統藝能。
若有本事,直接把紫禁城揚了比如法革之后,立刻宣布取消專營權,東方貿易的權利屬于所有法蘭西人民,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地前往好望角以東貿易大順這邊的新興階層要是把紫禁城揚了,那自然可以同樣宣告扶桑的金礦屬于全體大順人民,所有人只要資本充足都可以自由地前往扶桑挖金子,誰挖著歸誰,不用交稅、不用履行移民安置義務。
但既無這等本事,劉玉也是覺得這群資產階級成不得事,那他們也就只能乖乖聽話了。
這邊忽悠著高回報率、低風險、高回報、有朝廷背書、有劉玉這些年在貿易上的個人信譽背書。
又借助大順這邊比歐洲晚了40年的投資狂熱,和沒吃過郁金香、南海、密西西比三大泡沫的虧的無經驗,很快募集了大量的資金。
前五年沒有分紅,五年之后能不能分紅
這事,若是別人,是不敢放這句話的,沒把握。
劉玉卻敢放這句話,很有把握舊金山,最起碼有1200萬兩黃金;舊銀山,也至少有個一億兩白銀。
第四年開挖都趕趟,前幾年,他才不會直接奔著舊金山去呢。
而是先把各個河口占了、適合墾殖的地方先塞幾個村落這可不是亂花錢啊,這都是有目的的、目光長遠的、有預設性的,誰說挖金子就一定得在金礦旁邊種地的
只需要每年適當放出一些金礦,提振一下市場信心,吊一吊眾人便是。
五年后差不多能移過去個一二十萬人,農業有了保證,再移民就簡單了。人越多越容易,當人多到足以搞一點制造業的時候,那就更簡單了。
劉玉對北美西海岸的定位,不是英國對其殖民地的定位原材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地。
他的定位非常清晰;泄壓閥。
不說是整個大順的泄壓閥,最起碼是山東黃河新道問題的泄壓閥。
這個事不整完,大順真要是炸了,那就真得十年后,激烈斗爭后再度一統的那個政權,才有可能完成這個事了。沒十年的混亂,不可能再度一統,而混亂期,是不可能修的了黃河的。
大順炸不炸的,劉玉是無所謂的,但他還是希望等黃河水道基本完工之后再炸。否則,那真是要死人的。黃河決口真不是那么簡單換個河道,沒有河道那就是漫灌、摧毀農業區、來回搖擺直到自己沖出來河道為止。
至于人到了那邊,愛怎么發展怎么發展,愛怎么折騰怎么折騰,將來大順炸了,你們自己建一國,那也無所謂。
大順既不可能指望西海岸的原材料,也不可能指望西海岸的市場,至少三十年內指望不上。
就大順現在的技術水平而言,只要錢到位,移民難度不大。
農業相關技術,包括犁、耬車、壟作、堆肥、高爐鐵等,早兩千年前,這個科技點就點完了。
這和當初弗吉尼亞公司那群壓根不會種地的、甚至說其母國還處在畝產90斤水平的農業技術的那群人,技術儲備截然不同。
洋流、季風、海圖、導航術、月距角法、這個在大順參加一戰之前,已經把這些科技點都點完了,否則大順是沒資格參加一戰的、也不可能高效地劫船。
經度之戰,劉玉押注在理科派,現在看來,戰勝了英國的工科派。
航海鐘搓一個太麻煩,現在還無法量產;航海年歷,找二三百“腦力民工”,年年能編,會查表就行。
沿途的島嶼中轉站、中途補給站,這幾個東西,劉玉也靠著對澳門問題解決了。
澳門問題是個幌子,打壓的是葡萄牙的檀香木貿易,從而為檀香山的檀香木奪取了市場。
葡萄牙的檀香木,借著澳門問題,大順給了諸多的限制。
加稅、抓、罰、燒,幾波下來,制造了一波大順內部的檀香漲價,因為原本的供貨商被劉玉禍害了,檀香山立刻迎來了“貿易的春天”,迅速填補了大順內部的巨大檀香木市場。
劉玉又不信佛,檀香木這破玩意兒,他也沒啥興趣。但借著這些事,以檀香山為中心的太平洋中轉站,已經初現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