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有大煤礦,有鐵,甚至后世整個加拿大85的石油、天然氣、煤礦等能源企業,全都在這。
這里也是后世的世界重要小麥產區和油菜籽產區。
應該說,這里是非常適合發展工業的。
而且,資本也方便,因為金山地區的金銀,可以直接就近在這里投資。
交通上,這里是北美東海岸大河的上游,向南不遠就能跳到密西西比河流域;向東則一路通到五大湖。
幾乎是完美的交通環境;資源環境;背靠著大順的“印鈔廠”西海岸金銀礦;自身又是完美的第一產業種植區。
雖然暫時來看,以世界貿易和金銀作為世界貨幣的角度,這個貿易循環暫時看來還是比較蛋疼的繞大圈。以毛皮人參等為媒介中轉,完成貿易循環,挺薄弱的。
但一來短時間內、甚至可能挺長時間內,人參這玩意兒仍舊可以大量吸金。
二來短時間內,毛皮熱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甚至真正的高峰還沒到來。時尚的引領、社會的分化、奢侈品的購買力日益加強等因素,使得距離歷史上的毛皮貿易最高峰還差得遠。
原本的歷史中,北美的毛皮貿易,在其歷史上的意義,是這樣的北美的毛皮貿易,使得毛皮商人獲得的大量利潤,正好投入到了工業革命爆發時的紡織業當中。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強了北美南方州的棉花種植業,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北美的奴隸制。
而現在,應該可以說北美的毛皮貿易,作為貨幣流通的媒介,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向北美移民的速度,且是北美西海岸資本主義發展的早期最重要的因素。
當然要說只靠毛皮人參貿易來拉動新益州的工業發展,終究還是薄弱了點。
但正如很多事情,比如殖民掠奪,關鍵不在于“到底掠奪了多少錢”,而在于早期起步階段的重大意義。
快餓死時候的一個饅頭,和有錢之后的一個饅頭,都是一個饅頭,但恐怕又肯定不是同樣意義的饅頭。
大順在這邊的移民政策,是不搞租佃制,且保證每個農業勞動力都能達到自己的勞動極限。
這特使得,這里移民越多,市場也就越廣闊,每個自耕農都是潛在的消費者。
甚至可以說,在布匹消耗量上,這邊的一個農民,頂大順那邊十個甚至二十個農民。
難點只在早期。
只要早期階段,能靠人參毛皮貿易等,把這里的人口遷徙拉上來。一旦達到一定的數量,那么自發的內循環也就形成了。
當然,這也需要大順還做另一個提前準備,那就是貨幣問題。
一旦開始自發內循環,用紙幣也好、金銀也罷、甚至北美東海岸早期用貝殼,那也可以玩得轉。
但如果大順不提早干涉貨幣問題,遲早會發現一個尷尬的局面,那就是這里缺乏金銀、東海岸也缺乏金銀、實際上的金銀貨幣,只能依靠毛皮人參貿易周轉。
西海岸的金銀礦,大部分都不會留在北美的。要么回大順松蘇做工業發展、要么去印度、要么去南洋,可能只會有小部分留在北美這個小部分,倒是也足夠新益州的早期資本募集了。
畢竟一個金山,就有上千萬兩黃金。
而大順必須要提早考慮到,如果不干涉貨幣、盡快對北美完成紙幣化發行且保持與本國同步,那么,等到日后就會出問題。
新益州的工業定位,是面向北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