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套,不可持續,早晚要炸。
而老馬也說了,這一套炸了,會怎么辦那么,就有也只有一條路可走了――學1797年的英國,直接宣布不兌付債券,金本位凍結,一直凍結到1821年。為什么凍結金本位一直持續到1821年,因為那一年拿破侖死了。
凍結貴金屬兌付,直接債券不兌付。
這一套能不能玩
能。
靠什么
國家強力、信心、威望、對外戰爭的勝利、以及時代紅利恰好趕上一輪新的工業革命。
1797年的英國,玩成功了――后世,實際上也有一個同樣玩成功的。
因為打贏了。
也因為恰好趕上了一輪工業革命的爆發。
老馬說,法國遲早也得玩這一套,也得學1797年的英格蘭。
但問題是,1797年的英格蘭,最終暴了法國,還把拿破侖扔島上了,同時也趕上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而法國,則是普法一戰,使得這一套東西,法國徹底沒機會玩了。最后,這條路被打斷,那也只能玩高利貸帝國主義了――錢,法蘭西作為老牌殖民國家,是有的;賠普魯士12億兩庫平銀,小問題,積攢了幾百年的底子,12億兩庫平銀還拿得出;即便拿出來,依舊還有錢,可實業還是發展不動、資本也是壓根不想把錢往實業上投,其實也實在沒太多的地方可投,沒辦法,只能當高利貸帝國主義了,把錢拿出去放貸。
當然,如今的大順,包括劉玉之前的一些改革,還是很容易看出來這一套東西的大致影子的。
最簡單來說,扶桑移民這件事,實質上走的就是這么個形式。
通過吸納資金,承諾高回報率,利用產業革命和美洲金礦的契機,在高回報率可以兌現的情況下,讓資本去向劉玉想讓去的地方。
這里面,既有鞭子。
也有,棍子上的胡蘿卜。
那么,他現在所做的一切,是不是會成為將來實學派、改革派的“如夢魔版縈繞的先輩傳統”呢對將來,算不算是為將來,創造了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呢
應該說,是的。
這里,要注意的就是普魯士模式、英國模式、以及這種法國模式的區別。以及其背后的小農土地所有制、容克制轉型、完成的圈地運動的區別。
大順在無法做到均田、土地國有制的情況下。
在小農、耕地買賣、地契承認的前提下,以及劉玉之前改革的思路,只怕這種“圣西門實業”的思潮,會在大順扎根。
同時,還要注意的,便是這種實業的發展,皇權、地主、貴族、官僚們,會不會反對會不會支持
只能說,老馬說,以股份制發展實業,繼續搞下去,就會如傅里葉講的那樣,搞出來“工業封建主義”。
而工業封建主義,皇權、貴族、官僚們,未必就反對。
至于怎么搞成工業封建主義,這個也不需要逆練的理論指導,自發搞下去,基本會成。
這是不是好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