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錢,就必然要“傷感情”。
錢、權利、利益,這些都是經濟問題。
而經濟問題,往往會變成政治上的風波和事件。
比如說,后世歷史上滿清的覆滅,其滅亡的原因當然很多,腐朽、無能、反動、民族的壓迫等等。
但是,哪件事是“薩拉熱窩的槍聲”
川漢鐵路,保路運動。
但是,川漢鐵路、保路運動,一開始就琢磨著要干波大的嗎
并不是。
文明爭路
只求爭路,不反官府。不燒教堂,更不聚眾暴動
這,是一開始的訴求,只是個非常純粹的“經濟問題”。
當然,如果不是經濟問題,也不至于會有那么多人參與,保路同志會成立兩個月,會員20萬。四川當時一共多少人參與比例達到了個什么樣的程度
除了經濟因素,不太可能在短時間內聚集這么多的人。這比例已經高到嚇人的地步了,20萬布黨,可是直接干翻了帝俄和臨時政府、打贏了干涉和戰爭,而這里面尹里奇認為還有15萬是“動搖分子”,實質核心就5萬。
簡單來說,就是“讓川人百姓強制儲蓄、強制入股修路”。
結果,掌握這筆錢的一群人“貪圖人家利息、人家貪圖你本金”,一下子禍禍沒了。
當時汽車行業剛剛興起,一群“金融家”搞“橡膠概念股”。
空的。
圈了塊地,就敢說自己是要干成最大的橡膠種植園,瘋狂炒作概念。
100兩銀子一股,三個月給利息125兩,算起來年回報率50――明顯是個擊鼓傳花的游戲。
2月中旬發行的,100兩一股。3月29號,已經漲到了1650兩一股。
再往后,倒也不必說了,因為搞成這樣會發生什么,可想而知。
每個入場的人,尤其是大筆資金入場的,都知道這是擊鼓傳花的游戲。
但每個入場的人,都覺得自己不是最后一個,而是能把利息賺走。但實際上,大部分時候,人家瞄上的,是你的本金。
這里不要以為,當時的中國人都傻,沒見過這種游戲。這么想,就太低估國人了。
事實上,當年天國忠王李秀成轉戰江蘇的時候,國人中的大商人就瞬間看到了商機――“長毛”不得嚇得富人都往上海跑這上海的房價不得起飛啊大量囤地搞房產,最后崩了,死的人不計其數。
不久之后,炒作工業股,什么輪船局股、開平煤礦股、長樂銅礦股、鶴峰銅礦股,哪一個不被炒到了翻幾倍
你要只看1880年的股市,尤其是工業股,那你可能真以為,這大清國要中興啊、藏富于民啊,光礦業股那幾年的估值,隨隨便便買12艘勇士級鐵甲艦。當然,最后的結局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