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終究,皇帝要找的人,總能找到。不但找得到,而且連什么時候死的、每年都去了哪里,實際上皇帝都清清楚楚。
正因為找得到,或者說明知道身邊就有皇帝的人,才能效從赤松子游故事。若是找不到總有一款罪名適合你。
人一死,有時候便是好事。
比如此時的大順,恰恰便需要這么把這么一個特殊的死人的尸骨迎回去,借逝去的人的口,說一些話,或是表達一些態度。
至于怎么死的、為什么死在這里,就是個很簡單的故事歲數大的老人,熘達到這來看瀑布,地上濕滑,一不小心摔了一跤,人就沒了。夫妻兩人,老太太歲數大了,也經不起折騰,不可能帶著丈夫尸骨葉落歸根,便在這里住下,然后直到老去,合葬。
就這么簡單,倒是真的既沒有什么陰謀,也沒有什么戲劇化的故事。
至于說為什么要迎回尸骨,除了死人比活人有用之外,還有一個比較“風水”的原因。
這里,要修鐵路了。
縱然說,朝中很多大臣、昔日那場政變的從龍之臣中不少都是實學派出身,曾經多和興國公打交道,頗知興國公昔日的怪癖好煤煙、好機器之震動,乃至于松蘇地區的一些人為圖結交,楚王好細腰之故事不斷上演,弄得上等的傳統園林非要特意弄個蒸汽提水機不倫不類。
眾人心知,國公生前便有此癖,既已薨落,只怕葬在高處觀鐵路、水力工廠,亦是得償所愿。
只不過,如今天子為行新政,托古改制而得大義。
既是托古,那么事死如事生這樣的大事,總還是要按照古時傳統來的好,多多少少講點風水,以彰法古革新之義。
比起遷葬防火車震動墓穴這樣似乎有些“奇葩”的事之外。
天子的托古之名改制,也帶來了一些問題。
比如眼下,已經開始利用密西西比河的這座瀑布切割木料、準備枕木、開始修筑的直達楓林灣的鐵路。
因著托古事,大順這邊的路軌,取古意,車同軌之六尺軌,天下通用。
從扶桑,到日本,到朝鮮,到南洋,到印度,皆用此標準。
始皇帝之同軌,軌六尺。
而此尺用復古夏尺,經考據學考證,夏尺當為2469公厘,是以大順標準軌,六尺軌,為1481毫米。
公厘,倒不是舶來詞,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大順在一戰之后主導的一次“方便國際貿易的度量衡會議”中,和各戰勝國、戰敗國,一起商量的。
既不好用大順的尺、也不好用法國的尺、自更不好用英國的尺。大順當時又沒能力做真正的世界天子。
于是最后一商量,那就用地球吧。
取子午線長度的四千萬分之一,為一公尺。
確定了公尺,然后便以公尺為單位、以水為準繩,又定下了重量等等世界公用的度量衡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