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理想狀態下的資本主義道德巴黎缺糧,但是阿姆斯特丹糧價更貴,那我一個法國省的糧食,誰出錢多就給誰,憑啥因為我是法國人就得先賣給巴黎當地的百姓覺得糧食都往外運,導致本地糧價高了,去砸倉庫、砸馬車、砸面包店,你們這群vieutitude,可鄙的群氓,懂不懂什么叫自由貿易啊什么叫私有制啊什么叫市場啊
什么叫國際市場的自由貿易美德,取代了舊國家的道德義務啊
如今,這個大屎盆子,更是和大順這邊綁的這么緊密,那真是黃泥巴掉褲襠,是屎不是屎你都說不清楚了。
法國重農學派、意大利倫巴第改革派、英國自由貿易派,這幾個啟蒙運動中的經濟派別,他們整體上都傾向于自然秩序。
即作為人類行為的結果,而不是人類設計的結果的,自然的秩序。
亦即,理想化的資本主義社會模型。
這種模型,很快就在法國、意大利等,遭到了反對、修正,激發了極大的反彈。
包括說,歷史上支持自然秩序的意大利的那幾個啟蒙運動旗手,加利亞尼、博德羅維利等人,歷史上都在這場思辨中,提出了一個概念。
叫一個國家不能在沒有另一個國家失敗的情況下受益。
后世,把這個說法,叫零和博弈。
意大利的自然秩序派,很快就對原教旨的重農主義做出了修正,因為加利亞尼發現自由貿易是好的。但是他媽的現在世界連成一片了,意大利邊境產糧區更喜歡把糧食運到國外,也導致了意大利的饑荒。
歷史上,加利亞尼率先對重農學派的理論做出了修正國家應該適當干涉,在糧食不足的時候應該禁止出口。而且,應該先完成國內的糧食貿易自由流通,然后再琢磨出口。
然而,很顯然,這種修正后的“半吊子”的理論,按照歐洲這邊的信仰魔怔程度,很快就遭到了攻擊自然秩序不徹底,就是徹底不自然秩序。
正統重農學派,先開始噴意大利啟蒙派,你們懂什么叫自然秩序嗎懂什么叫人不應該設計秩序,而應該讓秩序成為人行為的結果嗎
法國內部的科爾貝爾派,自然大喜過望。他們噴完了本國的重農學派,立刻向意大利的啟蒙派開炮,雅克內克爾,噴完了杜爾哥后,又沖著加利亞尼一通噴。
這里面,有點像是鹽鐵之論時候的爭論國家到底要不要干涉經濟干涉的話,哪些要干涉、哪些不干涉、哪些應該完全放任錢是否可以由私人鑄鹽是否可以私人搞糧食之類的東西,是否應該調控,亦或者依靠自然秩序自發調節
而法國的政治格局,有是和大順這邊不同的。
理論上說,大順這邊,并不是真正的自由貿易。朝廷通過漕米、賑災等手段,要控制糧食價格的;而且,至少在劉玉改革之前,大順按照傳統的路子走,對外出口管制也很嚴格大米、戰馬、硝石等等這些東西,是不能出口的。
問題在于,法國沒有一個科舉制的官僚集團,也沒有郡縣制,更沒有一個真正的朝廷。
這就使得,法國其實很難學大順。至少現在學不了,法革之后搞一搞,還有可能,但現在肯定不行。
要么,自由貿易。
要么,重商主義。
就真的沒辦法全靠自己搞成一個混合態。
法國有君主,但無政府官僚體系;有內朝,但無外朝;有官員,但無考試制度。
政治構建上,缺了點東西。
缺的這點東西,非常關鍵。
缺的這點東西,就是大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走到拿三那一步的經濟改革;而法國舊制度下,只能在重農主義和科爾貝爾主義之間,左右橫跳,無法弄出穩定的中間態。
為什么呢
其實這事也很好理解。
重農學派的改革,依仗的是君權,或者叫中央集權以君權的形式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