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國公手里還有一隊兵,在熱河附近,一方面是為了保衛京城,另一方面也是防止劉鈺這邊失敗,以便支援。
不懂行的看看劉鈺帶著的這批兵,一定以為是一群筑城的輔兵。
全軍無甲。
后續支援的三千府兵輕騎,著甲的也不多,各個折沖府抽調了一批,集中在一起后開赴這里。
這群人劉鈺不是很信得過,府兵輕騎們打順風仗打的絕對好,但逆風局還是要靠自己手里的青州軍抗。
紀律性差一些,但是自小在山溝子里長大,每個人的勇武水平足夠,偵查、偷襲的本事俱佳,這些人正可以用在合適的地方。
到了這等地方,才算是真正見到了胡天八月即飛雪。
好在提錢準備了足夠的狗皮帽子、棉襖和棉手套,又在十月份之前完成了筑城,附近又是山谷,樹木不少,全軍也沒有出現凍傷之類的情況。
酒至半酣,劉鈺隨口問起來驕勞布圖在那邊貿易和巡邊的事。
驕勞布圖算了算這些年摟的錢,對當初的決定極為滿意,自是不忘劉鈺的恩情。
可當著這么多外人的面,也不好直接說的太直白,便道:“苦則苦矣,不過為了邊境安寧,也沒什么。羅剎人時常去我那里貿易,交換毛皮。用的都是白銀,我便用劉大人運過去的一些小物件換皮子,反正那里的部落要銀子也沒什么用。”
兩個人這些年合作,分了不少錢,劉鈺還給他運去了一千多人也沒收他的錢。
說到興起出,驕勞布圖笑道:“對了,這羅剎語我也會了不少。我看有羅剎人在大人營中,若要翻譯,我可勝任。”
幾個青州軍里的參謀或者團長都道:“這個就不勞舒大人了,我們這里懂羅剎語的可不少。劉公島上,羅剎人好幾十個呢。可惜海軍那群人沒來,要不然懂的更多……”
一片笑聲中,劉鈺半句不提明年作戰的事,繼續說著各種笑話瑣事。
…………
伊犁河谷的海努克城中,用盤羊角和牦牛角裝飾的兩座黃教講經堂大寺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彰顯著黃教在這里的統治地位。
被嚴重的眼疾所折磨的大策凌敦多布眺望了一眼那座大廟,想著高僧大師說的話:這兩座廟塔很不吉利,當初噶爾丹汗就是因為這兩座不吉利的廟所咒而亡。
想著這樣的煩心事,大策凌敦多布擦了擦迎風流淚的眼睛,嘀嘀咕咕地祈禱了幾句,走進了議事的汗帳。
準噶爾汗噶爾丹策零也是一樣的愁眉苦臉。
“順國的大兵已經抵近了。北邊都到了阿爾泰山。之前讓小策凌敦多布襲擾了一下西路的兵馬,卻是無用,還折損了兩千人。”
“商人說,阿爾泰山北邊的順國人正在筑城。看樣子這是要翻越大山。翻越了大山,就在山南筑城。我們又攻不下城,若是去打,他們便逃進城里守著;不打,他們便要襲擊我們的牧場。”
“和談又不準,必要駐軍伊犁。知道順國的大兵來了,那些哈薩克人也不安分。羅剎人又說不管我們的事,和順國的人有了條約,這可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