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介紹了這兩年的軍工作坊,康不怠便引著劉鈺去了劉公島上最機密的幾處作坊。
玻璃、肥皂、鏡子、呂布蘭制堿法、白磷火柴、卷煙等這些將來要作為輕工業品傾銷的作坊正在進行嘗試。
一部分雇傭了西洋工匠,靠他們的經驗總結。另一些則是劉鈺知曉的化學原理。
這些作坊的規模都不大,不過劉公島上的學堂已經用上了玻璃窗,也能夠生產足夠海軍使用的肥皂,正在積累技術和足夠的工人。
這些是在離開之前布置下的,都不是很難的東西。
燒幾塊玻璃,那不叫初步工業化,但卻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
這些作坊日后會有大用,可現在也只是繼續積累經驗,不斷投錢進行嘗試。
“依著公子的安排,制作肥皂的作坊其實已經可以大規模生產了。主要是用遼東的大豆油,或者這里的棉籽油。這幾年棉花價格頗高,河南等地的棉花種植了不少,棉籽榨油,用來做肥皂,尋常人也會買上一兩塊的。這東西洗衣服洗臉洗頭,確實好。”
“不過現在只是軍中使用,作為軍需品配發。”
拿起來一塊肥皂聞了聞,一股子濃濃的豆腥味,有些發臭。旁邊則是一些加了花香的,用牛羊脂做的。
“臭胰子便宜,這種香胰子就要貴一些。不過再便宜,尋常人家也難買得起,若是有這錢買胰子,不如買上同樣的油好好吃幾頓飯。”
康不怠對于大順百姓的消費能力很是感慨,劉鈺捏起來幾塊肥皂笑道:“自然是誰有錢賣給誰。飯都吃不起的,自然不用去考慮他們會買肥皂。不過文登日后能賣出去不少。”
“一則永佃制實行,佃戶手里也算是能余留下一些錢財,改善生活。二則不少人也在作坊里做事,他們的日子暫時來看,比佃戶要強一些。”
對此康不怠是很支持的,感嘆道:“若是全天下耕者有其田,無有地主收租,咱們做的這些東西便能賣出去更多。”
劉鈺呵呵一笑,心道你想得倒是美好,但這不扯淡嗎?
“仲賢啊,不必這么想。就算咱大順兩萬萬人,有一萬萬九千九百萬都過著牲口一樣的生活,不還有一百萬人能買得起嗎?這么大的市場,放眼全球,也獨此一份。而且江南富庶,當無問題的。”
“況且咱們都束發,這頭發要洗,不然油膩蓬亂。稍微有點錢財的,都會買的。這個你不必擔心賣不出去。”
繞開了肥皂作坊,又去看了看卷煙作坊。卷煙作坊和白磷火柴作坊是配套的,區別就是前者對身體沒什么危害,后者的工人基本上也就是七八年的壽命。
“卷煙廠大部分都是女工。火柴作坊里,制磷的多是一些鰥寡孤獨老弱病殘之輩,雖說做這種事,也就能活個七八年,但若是不管不問,可能明日便死了。這也算是鰥寡孤獨皆有所養,公子仁心,世所罕見。”
也不知道康不怠這番話到底是夸獎還是諷刺,劉鈺抽出來一支卷煙,劃了一根白磷火柴點燃,吸了兩口贊道:“行啊,這個味道還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