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看在背后壟斷權的巨大利益上,總算都笑了起來。
心想的確如此,有道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莫說朝代,就是當年的七宗五姓,不也無非數百年而已,也實在無需考慮太久遠的事。
古人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又說富不過三,如今實在不必想著太久遠的事。
又想著若是朝廷真的有心開拓,鳥不盡必不藏弓,西洋遠在數萬里之外,誰知道猴年馬月方能到鳥盡兔死的程度?
聽劉鈺代替朝廷提出的兩個條件,商人們自也明白朝廷的目的。
征用船只自不必說,那非要建造西洋樣式的軟帆船,也是為了大批量的培養水手。
若是只靠海軍培養,是要花軍餉的。
但要是貿易公司和海商們培養,戰時就可以直接強征,開戰再發軍餉,不開戰的時候,水手的工資由海商出。
這里面就不只是單純的商業和金銀了,而是涉及到朝廷將來的方略。
只要朝廷的方略仍舊是對外擴張,商人們覺得自己就是安全的、被朝廷重視的;若是朝廷哪天不擴張了,便是鳥盡弓藏的時候了。
海外擴張,他們應該是最支持的。
商人們又商量了一陣,便道:“大人,既如此說,我們聽從便是。既要造艦,我看還是造大船的好,如同西班牙人那樣的大船最佳。”
“今日可以用來對倭貿易,明日說不定也能用到西洋貿易上去。若為遠洋,造價是稍微高了點,可未雨綢繆,有些時機轉瞬即逝。真要到有時機開拓貿易的時候,卻無可以遠航的大艦,那不是追悔莫及嗎?”
劉鈺見他們很上道,贊道:“說得好啊,我也是這么想的。”
考慮過西班牙模式的利弊,大船貿易怕的是狼群一樣的私掠船。這一點至少在東洋、南洋,大順的海商不需要考慮這個。
東南南洋,沒有一個英國和荷蘭,也就不用擔心狼群一樣的私掠船。
西班牙模式的許多劣勢,在大順這邊都不存在,借而用之,正可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而且將來真要走出馬六甲,這船當然是越大越好。
“看來諸位也都沒什么異議了,那這件事就這么定了。日后貿易公司的造艦,盡可能造遠洋大船吧。威海的造船廠還是可以滿足需求的,只要錢到位,船不是問題。”
“其實說實在的,諸位這一次賺大了。倭國一旦開國,你要知道可不只是原本的那些貨物。”
“遼東的冶鐵廠、玻璃廠,這些原本不能入倭的物件,也都可以售賣。獲利不會少的。”
“造艦、水手,亦算是你們出錢替朝廷養預備役。朝廷只要還要往外打,你們便有好日子過,且放心就是。地球這么大呢,還怕無國可戰?”
“萬事俱備,至于你們能不能壓得住可能出現的倭寇、海賊、走私犯,那就看你們的本事了。”
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