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肯定會管出一大堆和天朝離心離德的華人反抗軍。
想當天朝,而不是強大的中國,就必須補上文科生這個短板。暫時沒法補,那就直接抄。
中國是國家,天朝是一種政治理念,二者就像是黑白和長短,是不同的屬性。
這種情況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想想英國在殖民地的一些統治術、以及如何能分而治之、如何能培養出一批親英派的做法,一些手段拿來用還是可以的。
對邦加的統治,重點在于這些礦工,而不是那些依附舊港蘇丹的礦主。
完全可以借用英國的手段,朝廷“賜予”礦工們自己組建公司、朝廷貸款支持的方式。
但現在,天主教的空想許諾,眼看要把大順將來在邦加的統治基礎都拉走,這是劉鈺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
一旦這些人成了事,他們根本不清楚一切都是因為他們自己的抗爭,反而會以為這是上帝的恩賜,天主教在邦加礦工這里就算扎根了。
現在蔡十五油鹽不進,有些話現在也不可能說,更不可能告訴蔡十五,朝廷將來要下南洋,你們再忍耐忍耐,朝廷一來,就會改善你們的生存狀況——且不說這些機密現在不能說,就算說了,這群對朝廷毫無信任的人也不會信。
百姓又不傻,只有看到朝廷做了,才會相信。在沒做之前,說破大天,就憑朝廷基層官僚為朝廷樹立的形象,不會有人信的。
再看了一眼蔡十五,劉鈺咬咬牙,喊道:“傳令,集結隊伍,所有陸戰隊在礦場集結。大炮架起來,準備按名單抓人!”
蔡十五猛然暴起,怒道:“欽差大臣說話不算話!你說兩不相幫的!”
劉鈺道:“我就是兩不相幫。我要是想幫他們,何必這么麻煩?”
說完,將人把蔡十五綁起來,堵住了蔡十五的嘴。
直到部隊在礦場附近集結完畢,劉鈺也露出了獠牙,拿著礦主提供的名單,帶著部隊直接沖入各個礦場抓人。
將近三十個“刁民頭領”被抓住后,憤怒的礦工在大炮和刺刀的逼壓下,已經到了憤怒的臨界點。
但大部分礦工都不是本地的土生華人,而是從大順下南洋的。
朝廷在他們心里的威勢還在,看著欽差大臣的大旗,終究也只是在外面聒噪。
若是沒有千百年積壓下的恐懼,換了別人的旗幟,早就打起來了。
群龍無首之下,這些礦工又分屬于各個礦場,不同的礦組,帶頭的都被抓起來,這時候也實在沒有能力做出太大的動作。
雙方對峙,礦工們并不是太怕陸戰隊的刺刀,而是更怕欽差的大旗。
一片混亂中,陸戰隊壓住了局面,后面傳出話讓眾人安靜,一會欽差大人自會出來給個說法。
礦工們紛紛席地坐下,靜靜等待。
房間里,既有好漢,也有慫貨,威逼利誘之下,很快就有人供出來誰才是劉鈺真正要找的人。
年紀不大,二十五六歲,正要詢問,不想對方卻用一口子松江地區的口音先叫了一聲“鷹娑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