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真正需要的,是一個自由貿易框架下的世界體系。
在自由貿易的體系之下,各憑本事,大順放開關稅,就讓歐洲的貨往大順賣,那也翻不起一點浪花。
紙張、呢絨、農具、鐵器、木器、陶瓷、羊毛、玻璃……甚至,軍火,哪一樣能在大順賣出去?
反過來,拿著歷史上一鴉之后的《五口通商章程》里的海關稅則協定中的出口貨物關稅列表,幾乎全是對歐的熱銷商品。
白礬、八角油、桂皮油、茶葉、桂皮、大黃、三籟、良姜、生絲、麻夏布、紫花布、木器、骨器、湖絲、天蠶絲、姜糖、蜜餞、冰糖、染料、鉛粉、魚皮膠、牛羊皮膠、銅箔、錫箔、瓷器、陶器、紙張……
林林總總,這基本上囊括了當時銷往歐洲的熱門商品,手工業種類齊全。
那是歷史上的1842年了,改良了蒸汽機的瓦特都死了二十多年了,再有幾年《宣言》都問世了,代差已經夠大了。
可除掉鴉片,之后依舊還是極大順差——那還是英國人偷走了茶種,工業革命破解了瓷器奧秘,大吉嶺茶和錫蘭茶大行其道,英國瓷器品牌韋奇伍德都已經成型的情況下。
現在大順補齊了自己的短板,玻璃、軍火、仿制劣等機械表。
現在也沒人敢賣鴉片,呢絨也完全賣不動。
刨除這些,最后歷史上海關稅則里剩下的,要么是南洋特產:冰片、豆蔻、燕窩、丁香、蘇合、魚翅、檀香、烏木、犀角。
要么是中國周邊真的沒有或者確實造不出來:雅蘭米(胭脂蟲紅染料,得啃仙人掌);索馬里乳、香;西洋參;沒藥(埃塞俄比亞地丁樹脂);安息油(苯環化合物)。
現在也不能說,啥也賣不到大順去。
真要是英國人放開出口管制,往大順賣航海鐘,哪怕一萬兩銀子一個呢,大順海軍二話不說就會甩出去一張十萬兩的訂單,先來10個拆一拆,研究研究。
朝廷不批錢,劉鈺自己也會出錢的。
問題是英國人不賣……給多少錢都不會賣。
以及英國還能賣個航海鐘,荷蘭能賣啥?除了南洋特產中被荷蘭把控的丁香豆蔻,真的簽了對等關稅協定,荷蘭那岌岌可危的工業,還能剩下什么?
安東尼·海姆內心很清楚這里面的事,要不然也不可能出現往中國的商船都要帶半船銀幣的情況了。
“所以,先生們,對中華帝國而言,他只需要一個自由貿易的國際體系。如果能夠達成這個體系,那就是對中華帝國利益最大的成果。甚至,他愿意為這個體系付出極大的成本。”
“而我們荷蘭,就是他想要建立這個自有貿易的國際體系的突破口。如果這里無法突破,他才會用手里的砝碼,去和英國交換利益,五五分成的方式,兩家合作壟斷好望角以西的中國商品獨家經營權。”
“對中國而言,與英國全面合作,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是,英國有比我們還要廣闊的市場,有龐大的海軍力量維系《航海條例》。”
“壞處是,東南亞在我們的控制之中,如果對我們實行貿易禁運,和英國全面合作,就要不可避免地面臨走私問題。漫長的海岸線、東南亞錯綜復雜的島嶼、以及大順不可能禁止他們的商人前往東南亞貿易……這都需要極大的成本,來杜絕走私。”
“所以他想要從我們這里打開突破口:關稅協定、自由貿易。如果我們簽了,那么就等于在整個歐洲撕開了一個口子,我們海上馬車夫的底蘊還在,其余國家也不得不跟進。而我說過了,對中華帝國而言,創建一個自由貿易體系、至少是對華的自由貿易體系,才是他們的最大利益。”
“荷蘭,是最容易打開的突破口,也是最有意義的突破口。諸如普魯士,就算突破了,又有什么用?”
“而如果不能夠從我們荷蘭這里突破,那么也就意味著不可能取得有意義的突破。”
“他心知肚明,英國只有在我們被突破后,才有可能跟進,而直接和英國談對等貿易,英國是不可能松口的。而如果荷蘭先行突破,英國也不得不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