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戰術體系、炮兵運用、會戰思路,完全不一樣。
如今這幾人心中只能想到一句話。
學習?學個屁。
…………
戰場上,腓特烈二世緊張地握著自己的權杖,心有余悸地望向不遠處正在那嘀嘀咕咕用漢語吐槽的幾個大順的參謀。
不是怕他們,而是怕他們帶給自己的禮物,那個可以偵查戰場情況的熱氣球。
腓特烈二世學過幾何學,而且非常喜歡幾何學,極其討厭代數,原本歷史上還吐槽過歐拉的幾何學。
所以幾何學讓他在戰場上,把握住了一線生機。
他發現了奧地利主帥本陣的位置,在一處并不高的小丘上,那個小丘的高度,和大順參謀盯住的、認為是普軍破綻所在的西北角的那個小丘,高度差不多。
簡單的幾何學可以知道,在那里的奧地利主帥的視線,會被可視為普軍破綻的小山丘阻擋。
也就是說,奧地利主帥看不到小丘后面的動向,自己的援軍可以接著這座小丘的掩護,發動突襲。
這是唯一取勝的可能,這是根本奧地利此時的態勢做出的思考。
因為奧地利人正把大部分兵力往中線調動,顯然是準備一波沖擊,在普魯士援軍抵達前,拿下查圖西茨,從而分割殲滅普魯士的主力。
他不知道大順的那幾個參謀在嘀咕什么。
但卻知道,如果奧地利人此時有這么一個可以提升視野高度的熱氣球,簡單的幾何學可知,自己抓到的這個破綻和戰機,將化為烏有。
如果再高出哪怕三十米,奧地利人的視線就不會被西北的這座小山丘阻擋,無法察覺到正朝這邊運動的普魯士援軍。
只要三十米的高差。
但,奧地利人就差了這三十米的高差。
腓特烈二世設想,援軍借著山丘遮擋視線的掩護,以縱隊快速行軍到奧地利側翼。然后簡單的立定、向左轉,完成縱隊轉橫隊,一波齊射就能直接打崩在中間擠成一團的奧地利人。
但這一切,都建立在奧地利人不調集兵力主攻那座山丘;己方的部隊至少能守到10點鐘的前提下。
將近四分之三的奧地利步兵,都擠在了中場,擠在了查圖西茨小鎮的正前方。